01 高原百靈飛向云端,留下歌聲永駐人間
2025年4月14日,一條訃告牽動無數人的心:著名藏族歌唱家雍西女士于北京逝世,享年78歲。
這位曾用歌聲架起民族藝術橋梁的藝術家,是《北京的金山上》的首唱者,也是韓紅的母親。
她的歌聲曾被周總理譽為“金嗓子”,一首《北京的金山上》唱響時代強音,更成為民族團結的象征。
晚年時,她仍帶病深入海拔4500米的牧區采風,只為留住藏地民歌的魂。
“藝術無界,大愛無聲”——這是雍西生前最常說的一句話。
而她的離去,也讓人們看到,這份大愛如何化作母女間跨越半生的和解與傳承。
02 母女間的命運交響曲:從隔閡到相擁而泣
韓紅與母親的緣分,像一首跌宕的藏地長調。
6歲喪父,9歲被母親送到北京與奶奶相依為命。
年幼的韓紅曾不解:“為什么媽媽總在舞臺上,卻不在我身邊?”
長達21年的疏離,讓母女關系如同冰封的雪山。
轉機出現在2002年。
彼時韓紅赴西藏采風,雍西不顧高血壓全程陪同。
深夜,母親親手端來糌粑酥油茶,韓紅終于喊出那句遲到的“媽媽”。
次年演唱會,雍西作為神秘嘉賓登場,母女合唱《歸來》時淚灑舞臺。
韓紅說:“那一刻,我讀懂了母親藏在軍裝下的柔軟。”
03 不設靈堂的告別:最深的孝道是成全
面對母親的離世,韓紅選擇用最安靜的方式告別:不設靈堂、不辦儀式,一切從簡。
她說:“這是母親的遺愿,也是她對世界的最后一份體面。”
這份“體面”,與雍西一生低調務實的作風一脈相承。
她是軍人,是藝術家,卻從不在意浮華。
即便晚年重病,仍堅持研究藏戲唱段,將最后一份心血獻給民族音樂。
有網友感慨:“真正的藝術家,連告別都帶著風骨。”
04 歌聲與慈悲:兩代人的精神接力
雍西或許未曾想到,當年那個被她送去北京的小女孩,會成為另一種“醫者”——用歌聲治愈心靈,用慈善拯救生命。
韓紅說:“母親曾希望我當醫生,我卻成了公益人。但救死扶傷的初心,我們從未背離。”
從地震災區到貧困山區,從領養280名孤兒到組建“百人援藏”醫療隊,韓紅用半生踐行著另一種“大愛”。
而這背后,何嘗不是母親那句“藝術無界”的延伸?
正如網友所言:“雍西把歌聲獻給國家,韓紅把慈悲獻給人民。這是血脈的傳承,更是精神的永生。”
尾聲:
今夜,當《北京的金山上》再次響起,我們聽見的不僅是天籟之音,更是一對母女跨越時空的和聲。
高原的百靈鳥飛向云端,而人間的大愛,永不落幕。
“媽媽,您看,我活成了您歌聲里的樣子。”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