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蕪湖鴻運駕校傳來喜訊,首批2名聽障學員成功考取機動車駕駛證。這標志著安徽蕪湖市在特殊群體駕駛培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聽障人士就業創業開辟了新途徑。
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李富強用手語“講述”著他的心路歷程。兩個月前,這位聽障青年偶然了解到蕪湖市開展聽障人士駕培服務的消息,當即決定南下求學。在陌生的城市里,他每天最早到訓練場,記錄教練的每個示范動作,晚上來反復揣摩?!白罱K拿到心儀的駕照,非常激動。”李富強在拿到駕照后激動地用手語表示:“現在可以買輛小貨車跑運輸,收入能比原來打工提高不少?!?/p>
另一位獲證學員胡琳琳的故事同樣令人動容。這位合肥姑娘每周往返于工作和駕校之間,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堅持利用業余時間練車。歷時128天的“雙城記”生活中,她不僅掌握了駕駛技能,更用行動證明了聽障人士同樣可以勝任駕駛工作。"從此我不再是那個只坐副駕駛的人,以后接送孩子上放學就方便了,也讓我多了更多的就業選擇。"胡琳琳表達著她的喜悅。
作為蕪湖首個聾人駕校,蕪湖鴻運聾人駕校創始人李康康是一名25歲聽障青年。2024年10月創業之初,他面對的是近乎無解的困境:傳統電子語音考試系統讓聽障學員屢屢受挫,因聽障學員無法感知電子語音播報,AR眼鏡語音轉換設備誤差率高達30%,近30人卡在科目三考試前。學時打卡有新規,拿證時間長,外地學員因滯留成本高昂,退學退費訴求強烈。
轉機出現在2024年末。為助力聽障青年創業,讓更多的聽障人士圓駕駛夢,蕪湖市殘聯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聯合交警、運管等部門啟動“百日攻堅”:
12月赴武漢聾人駕?!叭〗洝?,引入語音轉換無障礙文字LED同步技術。
次年3月跨部門協調會推動政策創新——約考學時要求從100%優化至60%,考試車加裝LED設備實時顯示指令,并在考試現場配備專業手語老師提供支持。
短短數月,技術、設備和制度難題逐一破解,為聽障學員鋪平駕考之路。
目前該校已招收來自全國28個省市的300余名學員。
鴻運駕校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培訓體系,計劃年內為600至800名聽障人士提供駕駛培訓服務,讓更多“無聲駕駛者”駛向自立人生。同時積極探索"駕照+"模式,與相關企業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維修、物流配送等配套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學員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市殘聯表示,將持續推動殘疾人融入社會,繼續貫徹落實《安徽省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和《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深化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擴大職業技能培訓覆蓋面,并探索“AI+無障礙”社會管理模式,為殘疾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來源:蕪湖市殘聯
編輯:艾伯寧
審核:張雪飛、張競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