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陰險后招,中方看的很清楚,一句話給75國發出最后通牒,要拿中國做“投名狀”,絕對不可能。
特朗普
日前,“玉淵潭天”發表文章稱,對于美國加征關稅的一系列決定,中方的態度十分明確,其他國家的任何決定,都屬于別國事務,中方不會干涉,也沒有任何意見,無論是反制美國還是同美國進行下一步的談判,中方都無權插手。
但是,任何國家想要拿著中國利益,當作“跳板”,當做美國的“投名狀”,中方絕對不會答應。文章中強調,美國的行為,完全屬于霸凌行動,更多的國家應該站出來,予以反制。確實,中方一句話,不僅是給美國說的,更是給被“暫時豁免”的75個國家敲響警鐘。
特朗普
從現在特朗普的行動來看,美國的后招,就是要利用延遲關稅政策,給這75個愿意談判的國家“立規矩”,想要營造出,美國依舊是“世界霸主”,其他國家想要正常進行經貿活動,就得明白這個道理。未來,特朗普很可能會利用關稅問題,要挾相關國家,要求相關國家斷絕或減少與中國的經貿往來。
但是,世界格局早已不再是美國“一家獨大”,而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受害最多的,就是美國自己。特朗普的政策表面上旨在通過“美國優先”的原則保護本土產業,減少貿易赤字,并對相關國家施加經濟壓力。然而,這就猶如一把雙刃劍,其產生的反作用最終落在了美國國內經濟上。
美國制造業
這種回避多邊貿易體系、傾向于單邊行動的貿易政策,卻給美國自己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短期內,關稅措施確實為部分本土企業提供了緩沖,但從長期來看,其負面效應不僅遍及供應鏈,也滲透到消費者和相關產業中。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美國本土制造業和消費市場對進口商品和原材料的依賴度相當高。關稅增加了生產成本,使得企業不得不將這部分負擔轉嫁給消費者,引發了物價上漲。許多美國國內的中小企業,因此面臨著利潤下降甚至關閉的風險,進一步影響了就業市場的穩定。
美國港口
如今,特朗普的政策可以說闖下大禍,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軒然大波。長期以來,全球化促進了國際分工和供應鏈的形成。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許多跨國公司被迫重新考慮其供應鏈布局,以規避高關稅帶來的風險。這導致全球供應鏈發生深刻變化,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因此受到巨大影響。
而中方早已進行了緊鑼密鼓的應對工作。中方高層目前正在出訪東南亞三國,商務部已經與歐盟方面、馬來西亞方面進行了交流。中方如今的布局很明確,要向世界其他國家深化經貿關系,最大化對沖美國帶來的影響。
天津港
中國說的很明白,美國想打任何仗,中方都會奉陪到底。但美國也該看清楚,如今的世界大勢在向多極化發展,任何想要凌駕于其他國家之上的行為,都是行不通的。美國如果看不明白,那么關稅戰的最終結果,會讓美方得到應有的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