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空軍對其國產的“高拉夫”滑翔炸彈進行了測試,這款重磅航彈達到了1噸級,最大射程則達到了100公里。能夠由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斗機在機腹位置,掛載和使用,對咱們的威脅不小。
印度的“高拉夫”滑翔制導炸彈,很明顯是借鑒了俄羅斯的UMPK滑翔制導炸彈。首先,是兩者都是直接用現有的普通無制導航彈改裝而來,以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方便在戰時能夠放開手腳大規模使用。
其次,是作為對攻擊精度不足的補充,兩者的體格都比較大。俄羅斯空天軍的UMPK滑翔制導炸彈,實戰精度一般在8米-14米左右。所以,針對高價值目標。俄羅斯空天軍不僅有1.5噸級的版本,甚至還有3噸級的版本。
印度空軍很明顯照搬了這個思路,畢竟,印度國產的衛星導航技術完全無法和中國的“北斗”衛星相比。在戰時甚至只能使用民用GPS信號為“高拉夫”滑翔制導炸彈提供支持。所以,直接使用了1噸級的彈體來提升殺傷范圍。簡而言之,就是“精度不夠、威力來湊”。
中國和巴基斯坦,很明顯就是印度“高拉夫”滑翔制導炸彈的潛在作戰對象。所以,如何應對印度的這款“大殺器”,對于咱們來說還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該如何反制印度的“高拉夫”滑翔制導炸彈呢?
第一,是這種滑翔制導炸彈需要從一定的高度投放,才能獲得足夠的滑翔距離。俄羅斯的UMPK滑翔制導炸彈最低投放高度為1000米,最長使用的投放高度,是10000米-12000米之間。
印度空軍的“高拉夫”滑翔制導炸彈本身就重達1噸,如果想要獲得100公里的最大射程,投放高度應該還會更高。
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斗機本身不具備隱身能力,在高空使用“高拉夫”滑翔制導炸彈時,就很容易被發現。所以,我軍需要強化對遠程高空目標的發現能力和攔截能力。比如使用最大射程在數百公里的PL-17遠程空空導彈,對其進行攔截。
第二,是這類滑翔制導炸彈本身并沒有動力段,再加上攻擊坐標是在戰機起飛前輸入的,又沒有搭載雙向數據鏈。所以,并不具備變軌飛行和太強的末端突防能力。強化我軍的野戰防空能力,比如部署更多的“紅旗-17”防空導彈系統,也能夠對其進行有效反制。
第三,是烏軍的實戰經驗表明。這類滑翔制導炸彈為了控制成本,其本身的抗干擾能力也比較有限。今年3月份,烏軍就在西方的幫助下,成功對俄羅斯的“格羅納斯”衛星導航系統進行了干擾,削弱了俄羅斯空天軍滑翔制導炸彈在俄烏前線的攻擊精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