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的一個深夜,浙江楂林鎮的小巷籠罩在靜謐的黑暗中,遠處山間的風聲低吟,夾雜著幾聲犬吠。賣五香豆腐干的攤主老李和妻子坐在破舊的木桌旁,借著昏黃的油燈清點當天的損失。
他們低聲嘆息,白天攤子被踢翻的場景仍在眼前揮之不去。突然,一疊鈔票從窗外飛入,落在泥濘的地面上,伴著輕微的腳步聲漸行漸遠。老李夫婦驚愕地推開木窗,月光灑在巷口,一個身影正匆匆離去。
如果仔細看去,不難發現?,他身著日軍制服,帽檐壓得很低,背影在夜色中顯得單薄卻堅定。
而?老李撿起鈔票,仔細數了數,竟有20多元,遠超攤子和酒錢的損失。
在?鈔票間夾著一張字條,墨跡未干,寫著:
“賠你,別聲張。”
老李握著鈔票,喃喃自語:
“這日本兵,到底是何人?”
他不知道,這個背影的主人名叫坂本寅吉,是一個日本人,但卻是一個讓日本人恨之入骨,后來被中國追封?為烈士的日本人。
坂本寅吉于1913年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工人家庭。他的父親靠微薄的工資養家,哥哥則是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常與他分享反戰與平等的理想。少年時期,坂本寅吉隨父親來到上海,在租界的一所學校讀了幾年書,學會了簡單的中文,也感受到中國百姓的質樸與堅韌。
因為家里有共產主義者,所以,坂本寅吉的思想受到了特別大的啟發。
很多人其實并不了解當時的日本,只以為日本全都是崇拜天皇的軍國主義者,可事實上,除了一些極端的日本軍人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日本民眾,他們是渴求和平的。
因為日本曾經與中國之間的關系非常得好,日本人知道,日本的文化源頭就來自于中國,日本侵略中國,打造所謂的大東亞共榮,本身就是一種毀壞中日關系的侵略行為,所以他們對于平等以及無政府主義更加向往,而這種思想就孕育出了共產主義。
坂本?寅?吉?在上海生活的這段時間非常重要,但他??未完成中學學業,他便隨家人返回日本,在一家皮鞋作坊當學徒,日復一日地打磨皮革,過著平凡的生活。
上世紀30年代,日本軍國主義逐漸抬頭,坂本寅吉的內心卻與國家的狂熱格格不入。他的哥哥秘密加入了日本共產黨,坂本寅吉深受影響,加入了地下反戰組織“日本反戰同盟會”。他與同志們散發傳單,呼吁停止侵略,卻在高壓的監控下步履維艱。
1937年,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日本社會開始了大規模的強制性征兵,也就是說,很多日本侵略中國的日本普通士兵,他們并不是真的想踏上戰場,日本的軍國主義把他們當作炮灰,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坂本寅吉被強征入伍,成為一名炮兵,隨日軍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他被派往浙江義烏,目睹了日軍對村民的掠奪與殺戮:
房屋被焚毀,糧食被搶奪,無辜的老人和孩子倒在血泊中。每一次暴行都如針刺般刺痛他的良心。
他曾在深夜對同伴低聲說道:
“這不是正義的戰爭。”
他的反戰情緒逐漸顯露,引起了上級的警覺。日軍警備隊小隊長河野開始密切監視他,將他從前線調至楂林鎮的采伐隊,擔任隊長,試圖限制他的行動。
在楂林,坂本寅吉表面上服從命令,內心卻在尋找反抗的機會。他知道,單靠言語無法改變現狀,他需要更實際的行動來對抗他所厭惡的侵略。
有一天清晨,他在楂林鎮巡邏,遠遠看到河野帶著兩名士兵走向老李的豆腐干攤子。熱氣騰騰的五香豆腐干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河野的眼神中透出貪婪。坂本寅吉走上前,裝出熱情的模樣,拍著河野的肩膀說:
“來,來,米西米西!”
他招呼河野和士兵坐下,示意老李盛了四碗豆腐干,又喊道:
“去打兩斤白酒來!”
老李伸手向坂本寅吉要錢,坂本寅吉故意遲疑,揮手說:
“錢!你先墊著!”
老李無奈,只得掏出自己的積蓄買來白酒,端給河野等人。河野和士兵吃飽喝足,起身便走。老李追上坂本寅吉,哀求道:
“豆腐干我不要錢了,酒錢是我墊的,請還給我。”
坂本寅吉在河野的注視下,冷笑一聲:
“皇軍吃你的東西,是你的榮幸,還要錢?”
他猛地一腳踢翻攤子,豆腐干和碎碗片散落一地,嘴里還罵道:
“八格牙魯,不識抬舉!”河野滿意地大笑,與坂本寅吉用日語交談幾句后揚長而去。
坂本?寅?吉?之前的行為看似暴戾,實則是坂本寅吉的精心偽裝。他深知河野對他的懷疑,若不表現出與日軍一致的傲慢,很難繼續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
那夜,他悄悄折回老李的攤子,將20多元鈔票和字條投入窗內。這筆錢不僅彌補了老李的酒錢和攤子損失,還多出了不少,表達了他對老李的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坂本寅吉的舉動被堅勇大隊的相關隊員知道了。
這支隸屬于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金蕭支隊的抗日部隊,活躍在義烏、諸暨、東陽三縣交界,以靈活的游擊戰術頻頻打擊日偽軍。堅勇大隊政委江征帆和大隊長陳福明接到情報,得知坂本寅吉踢攤又賠償的行為,感到此事不同尋常。
他們召集會議,分析坂本寅吉的言行:
他曾在采伐隊中流露反戰情緒,拒絕加速砍伐林木,還曾私下對村民表示同情。
要知道,當時的日本侵略者的行為可以說是非常暴躁的,對于中國普通百姓,動不動就是打罵搶劫,每當發生戰斗的時候,甚至還會將中國的老百姓當作盾牌,從這個角度來看,坂本寅吉的行為就顯得非常特別。
特別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他跟普通的日本侵略者完全不一樣。
江征帆對陳福明說:
“這個坂本寅吉,可能不是普通的日本兵。我們需要試探他的真心。”
恰在此時,楂林鎮維持會長蔣子臣前來送情報。他提到坂本寅吉對新四軍的敬佩,并透露坂本寅吉希望為堅勇大隊做事。陳福明驚喜地說:
“我們正懷疑他有反戰之心,你的消息來得太及時了!”
蔣子臣詳細介紹了坂本寅吉的情況:
他在上海讀書時與中國人結下友誼,哥哥的共產主義思想對他影響深遠。江征帆和陳福明聽后,決定正式接觸坂本寅吉。他們商定由陳福明以大隊長的名義寫信,通過蔣子臣的侄女蔣荷菊轉交坂本寅吉。
坂本寅吉收到信后,欣喜若狂。他迅速回復,約定于9月中旬的一個夜晚,在寺尚嶺的涼亭與陳福明會面。那晚,月光透過稀疏的樹影灑在涼亭四周,蟲鳴低吟。坂本寅吉由一名情報員陪同抵達,陳福明早已在亭中等待。陳福明開門見山地說:
“坂本先生,我們聽說了你的善舉,但我們需要你的真誠。”
坂本寅吉動情地回應:
“我痛恨軍國主義的暴行,看到中國百姓的苦難,我無法再沉默。”
他向陳福明坦露了自己的經歷:上海的童年、哥哥的教誨、反戰同盟會的斗爭。陳福明被他的真摯打動,決定信任他。他對坂本寅吉說:
“我們歡迎你的加入,但你需繼續潛伏在日軍內部,提供情報。做事要小心,尤其不能讓河野起疑。”
坂本寅吉鄭重承諾:
“我一定做到。”
他與陳福明緊緊握手,眼中泛起淚光。
從這一刻起,他與堅勇大隊結下了生死與共的紐帶。
不久之后,坂本寅吉也迅速兌現了他的承諾。他利用采伐隊隊長的身份,暗中為堅勇大隊輸送物資。他拿出自己的薪水,購買灰色土布和棉花,委托裁縫制作了50套棉軍衣,又采購了20袋面粉、豬肉、香煙和日軍專用藥品,通過情報員蔣荷菊送交堅勇大隊。
這些物資對缺衣少食的游擊隊而言,如同雪中送炭。陳福明收到棉衣時,對戰士們說:
“坂本寅吉的幫助,讓我們能熬過這個冬天。”
戰士們穿上新衣,士氣大振。
除此之外,坂本寅吉還多次提供關鍵情報,幫助堅勇大隊化險為夷。一次,他通過蔣荷菊傳遞消息,警告日軍和偽軍計劃對三縣交界處進行大“掃蕩”。陳福明迅速組織部隊撤入深山,隱蔽在密林中。次日,日軍出動200多人,氣勢洶洶而來,卻撲了個空。他們向山上發射幾輪炮彈,燒毀大畈村幾間民房后悻悻而歸。
江征帆在戰后總結時說:
“坂本寅吉的情報救了我們全隊。”
另一次,坂本寅吉獲悉日軍警備司令部將向楂林運送一批軍需物資,包括軍火、藥品和毛毯。他詳細告知運輸路線和時間,陳福明派出一支小隊設伏,在山道上截獲了這批物資。藥品緩解了傷員的痛苦,毛毯讓戰士們抵御了冬夜的嚴寒,軍火則增強了部隊的戰斗力。
也是在這樣的行動之下,河野對他的懷疑與日俱增,多次在巡邏時故意試探。坂本寅吉表面上與河野談笑風生,私下卻將每一次情報傳遞得滴水不漏。
雖然他的雙重身份如履薄冰,卻從未動搖他的決心。
1944年初,坂本寅吉面臨更大的挑戰。采伐公司計劃春季大規模砍伐林木,坂本寅吉以設備不足為由一再拖延,引起公司不滿。公司撤去他的職務,派來新督工黑田接管。坂本寅吉得知黑田將親自到杜門村視察,立即將情報送至堅勇大隊。陳福明與江征帆商議后,決定設伏除掉黑田,以阻撓日軍的采伐計劃。
清晨,堅勇大隊派出四名偵察員,化裝成農民,埋伏在杜門村口的稻田。坂本寅吉陪同黑田步行至村口,假意介紹地形。四名偵察員逐漸靠近,當距離僅五六米時,他們拔出武器一擁而上。黑田試圖掏槍反抗,但雙手被迅速制服,手槍被繳下。黑田怒視坂本寅吉,罵道:
“你私通游擊隊,我要向軍事法庭告你!”
他趁偵察員不備掙脫雙手,拔腿逃跑。偵察員果斷開槍,將黑田擊斃在村口。
黑田雖然被擊斃了,但這件事情并不是天衣無縫的,黑田事件讓坂本寅吉的處境岌岌可危。河野和采伐公司開始徹查他的行蹤,懷疑他與游擊隊有染。
一天深夜,河野帶兵闖入坂本寅吉家中,將他逮捕,準備押往金華的日軍警備司令部審判。堅勇大隊得知消息,焦急萬分。陳福明召集骨干,連夜部署營救計劃。他們通過情報員打聽到,坂本寅吉將被押解至金華,途經蘇溪段鐵路。
在蘇溪,火車因轉彎減速,坂本寅吉瞅準時機,縱身跳下車廂,跌入路旁的草叢。堅勇大隊的戰士埋伏在附近,聽到動靜立即沖出,冒著日軍憲兵的槍林彈雨掩護坂本寅吉撤入叢林。坂本寅吉終于脫險,來到堅勇大隊駐地。戰士們圍上來,握著他的手說:
“坂本同志,你早已是我們的一員!”
坂本寅吉謙遜地回應:
“和你們比,我還差得遠。”
從此,他正式成為堅勇大隊的抗日游擊隊員。
坂本寅吉與情報員蔣荷菊在多次接觸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蔣荷菊勇敢機敏,多次為坂本寅吉傳遞情報,兩人逐漸萌生愛意。1944年,坂本寅吉向蔣荷菊求婚,兩人在楂林鎮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坂本寅吉特意給陳福明和江征帆送去請帖,邀請他們赴宴。陳福明與江征帆商議后,決定親自前往,既為祝福新人,也為進一步了解坂本寅吉。
婚禮當天,楂林鎮的小院張燈結彩,村民們送來米面作為賀禮。陳福明和江征帆在席間與坂本寅吉暢談,坂本寅吉坦言:
“蔣荷菊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也讓我更堅定抗戰的信念。”
陳福明舉杯祝福:“你們是戰火中的希望,愿你們攜手為和平而戰。”
這場婚禮加深了坂本寅吉與堅勇大隊的信任。
1945年9月,日本在全面投降之后,金蕭支隊隨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北撤至江蘇海安。而?坂本寅吉向陳福明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他說:
“中國的解放事業也是我的理想,我愿為之奮斗。”
陳福明欣然支持,親自為他做介紹人。不久,坂本寅吉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共黨員。他的入黨誓言鏗鏘有力:“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奮斗到底!”
雖然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很多時候都反對戰斗,但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炮手,多年的軍旅生涯以及他之前的炮兵學習,都讓他有非常厲害的炮擊經驗,加入了解放軍之后,坂本寅吉成為了華東野戰軍一名非常出色的炮兵。
在整個華東的解放過程中,他是有著巨大貢獻的。
1948年,淮海戰役進入白熱化階段。坂本寅吉隨部隊追擊敵人至安徽蕭縣和永城一帶。他操作山炮平射敵方堡壘,精準摧毀敵陣。戰斗中,一顆流彈擊中他的胸膛。坂本寅吉緩緩倒下,手中仍緊握炮閂。
年僅35歲的他,為中國的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
坂本寅吉的犧牲震動了戰友們。陳福明在悼念會上說:
“坂本同志用生命證明了正義無國界。”
解放后,義烏楂林村村民自發籌資,在村口為他豎立了一座紀念碑。碑上鐫刻著他的名字和事跡,莊嚴肅穆,成為后人緬懷的圣地。每逢清明,村民們帶著鮮花來到碑前,追憶這位跨越國界的戰友。
他也被我國追認為烈士,他雖然曾經是跟隨著日本侵華大軍一同來到中國的一名日本戰士,可是他的內心善良,對待世界真理的認知,讓他站到了中國人民這一邊,而他的選擇,也讓中國人民把他當作中國人自己的一員,當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生命的時候。
他的高尚,足以讓他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中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