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關稅戰打響之際,特朗又將目光瞄準到稀土之上,因為中國稀土正在卡住他們的命門。
來自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特郎普正在起草一項行政命令,計劃加大開采太平洋海底多金屬結核,以應對發生沖突時,緩解中國對稀土的控制,并通過囤積這些稀土以對抗中國在電池礦物和稀土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不得不說特朗普眼光比較毒辣,因為太平洋海底金屬種類確實非常豐富,據科學家估算像鎳、鉆、銅、錳等礦物質總儲量超過了3萬億噸,其中動力電池中必須材料鈷的儲量更是陸地上的5000多倍,銅的儲量則是陸地上的88倍。
而這些金屬都是動力電池、軍工設備的重要材料,更關鍵的是開采這些資源無需哪一個國家同意。
不過,要開采太平洋海底這些資源并非那么容易,因為鎳、鉆、銅、錳等礦物質結核大部分沉積在4000~6000米處,這種深度不但開采技術要求非常高,開采成本也極其高,幾乎是陸地開采的數倍。
此外,就算美國費大力氣開采上來了,也需要進行提煉,光這一關美國就很難過,此前《華爾街日報》就曾報道過,中國擁有全球一半以上的稀土精煉技術專利,掌握著全世界91%的稀土精煉活動,掌握著全球87%的氧化物分離和94%的磁體生產。
尤其是技術專利這一塊,只要我們不授權,他們就得重新弄一套方案,但是有些方案往往只有一種,必須得用。
但是,自從美國單方面發起科技戰之后,我國對稀土加工技術就進行了嚴格管控,早在2023年就明確將“稀土的提煉、加工以及稀土萃取分離技術、釤鉆/釹鐵硼/鈰磁體制備技術和稀土硼酸氧鈣制備技術納入管制目錄,沒有經過國家部門批準,任何個人和企業單位不得擅自出口,所以美國這一條路已經被自己堵上了。
很多人以為中國對美國稀土管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其實不然,要知道在貿易戰之前,美國對中國稀土依賴程度高達90%,特朗普上臺后到處尋找稀土資源其實就已經暴露了當前處境。
4月4日,我國又決定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這7類中重稀土可是高精尖軍事裝備必備物料,比如稀士釤和釤磁鐵就會用到戰機、導彈、先進飛行器、潛艇之上,而釓主用于提高隱形性能。
很明顯,像美國這樣依靠出售軍事裝備發家致富的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稀土來源,必然會坐立不安,就算沒能力提煉也要囤積也就說的通了。
據悉,當前美國要在太平洋海底大規模開采稀土的計劃遭到了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的嚴厲警告,聲明稱所有海底探測和開采活動必須要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的監管下進行,稱美國這一舉動破壞了和平利用海洋資源和集體治理框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