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臺前打漁陳鎮張廟村雙孢菇迎來豐收。走進雙孢菇種植大棚,一排排高標準生產菌床上,潔白飽滿的雙孢菇如珍珠般散落,鮮嫩喜人。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分揀、加工、稱重,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張廟村黨支部書記張魯國表示,曾經張廟村集體經濟近乎為零,村民增收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村 “兩委” 多次外出考察調研,最終選定發展雙孢菇產業。經過幾年努力,如今的張廟村已建成 9 個菇棚,覆蓋 7 個種植戶,年產雙孢菇 40 余噸,產值達 120 余萬元。
無獨有偶,在不遠處的打漁陳鎮田莊村迎來客流小高峰,前來打卡拍照,體驗田園風光樂趣的游客絡繹不絕。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高農業效益、農民收入,打漁陳鎮積極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拓寬農民致富路,讓鄉村振興道路的前景更加光明。
種植戶姜士生4年前放棄正直興盛的裝修行業,趁著政策的東風選擇了種植行業,經過2年探索,現已成為一名專業種植大戶,種植的果蔬年產量超1.5萬公斤。今年又引進新品種獼猴桃、李子樹,預估年產量均在3500公斤以上。
該鎮黨委書記趙憲生介紹,“強化政策扶持,調整產業結構,壯大新型產業規模,為打造特色農產品產業鏈,推廣特色農產品品牌提供強有力“后勤”保障。通過特色產業,穩增長促就業,鼓足群眾“錢袋子”,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
眼下,夾河鄉陸樓村的韭菜也迎來了收獲高峰期。走進韭菜種植基地,只見一片片翠綠的韭菜田好似綠色的海洋。工人們手持鐮刀在壟間嫻熟作業,割捆分裝一氣呵成,捆扎整齊的韭菜被放置一旁,等待運輸。
種植戶董正高表示,今年他流轉了26畝土地種植韭菜,韭菜市場需求量大,種植簡單、管理容易,種植一次可連續收割三茬。當前正值韭菜銷售的旺季,基地采取訂單銷售模式,每日的銷售量可以達到6000斤左右。
陸樓村的韭菜不僅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還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村民收入。
據了解,臺前縣為全面推進特色農產品發展,牢固樹立創新發展思維,著力打造“一村一品”農產品品牌,充分利用資源和產品優勢,打造一批規?;?、標準化的田園基地。通過強化政策扶持,發展復合型農業,堅持將農業與第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形成集種植、加工、保鮮儲藏、物流銷售于一體的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多管齊下,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臺前縣通過做強做優食用菌、櫻桃、韭菜、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一村一品”產業培育的步伐持續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實現較好發展,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下一步,臺前縣將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使產業鏈更加完善、鄉村更加富有、人民更加幸福,譜寫臺前在鄉村振興道路上高質量發展的出彩篇章。(圖/王傳帥 王永)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