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開的花,往往刺破更多黎明 |第4232期
再等一等
作者:霜白
為你讀詩:郁可唯|歌手
冰總會融化。
再深的傷口總會愈合。
被埋藏的種芽拱出地面。
一粒草籽也可以創(chuàng)造一片草原。
一群螻蟻也能消滅一頭獅子。
那么,眼淚也能夠穿透石頭。
燒紅的鐵在淬火后變得更冷更堅硬。
而一棵老樹無聲地消化了扎在身上的鐵釘。
漫長的寂寞,
有時比我們的耐心更長。
而每一封信都有一個地址。
每一首詩總有一個和它相遇的人。
一切正在來臨。我提醒自己——
別擔心,再等一等……
選自《詩刊》2018年7月下半月刊
- 關于作者 -
霜白,原名劉永剛,1977年生于河北保定。詩歌作品散見于《詩刊》《詩選刊》《星星詩刊》《綠風》等各類刊物及選本。
你若決定燦爛,山無遮,海無攔
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
去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
這才是藝術地生活,無論是理解或是創(chuàng)造,都一樣。
——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
站在正月的尾聲,我們等待著農歷二月的開始。
每一年春節(jié)過后,我們總是無比期待春日,這大抵是一年中最富有生氣,承載了人們最多希冀的時節(jié),像是一位久未相逢的朋友,遠遠地看見他的身影,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
這時節(jié)之所以令人心潮涌動,想必在于天氣轉暖,草木攢力掙脫去冬的倦態(tài),方才覺得眼前流動的已是新的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在上新,并督促著我們去尋覓各自的幸福。
時間,它以同樣的方式流淌在每個人身上,而每個人卻在以不同的方式度過時間。
這幾天,人們的性子也變得急切起來,盼著氣溫早點兒升高,等著換下厚重的衣裳。著急趕路的人,可能會錯過路邊的春花;患得患失的人,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風景。
電影《阿司匹林》有段臺詞,大致是講——有人計算過,人的一生中平均有八分之一的時間用于尋找,等待的時間卻不可計數(shù),遠比尋找長得多。
靜待花苞的綻放,期待病痛的消散,等待合意的愛情,等候付出的回報……
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平均注意力從25年前的12秒銳減至8秒——比金魚還少1秒。當秒殺、閃送、即刻滿足成為時代剛需,我們似乎正在用5G的網速加載著幾秒鐘都等不及的人生。
“一粒草籽也可以創(chuàng)造一片草原”,就像一劑溫柔的強心針,刺穿了當下社會的焦慮底色。
人們總在追問:為何努力沒有立竿見影?為何考研沒能上岸?而今天分享的詩恰恰在破解這種困局:學會讓等待成為一種主動的沉淀,而非被動的煎熬。
這首詩如一扇窗,讓我們窺見:等待不是西西弗斯的詛咒,而是普羅米修斯的火種——它在冰封的土壤下積蓄熱量,在默默無聞的日子里深深扎根,直到某天,“被埋藏的種芽拱出地面”。
《哪吒之魔童鬧?!返膶а蒿溩臃窒恚?strong>“你要做好的作品,必須打磨,這時間是省不了的。”
《黑神話:悟空》的制作人馮驥坦言,“我和同事們并非有什么特別厲害的天賦,可能本質是我們在一起工作快15年了,我們這7個人到今天還在做同樣的事情?!?/strong>
雖然人類用科技戰(zhàn)勝了時間的暴政,但光陰要一步一步走,日子要一天一天過。有些事情何不耐心等一等呢?遲開的花,往往刺破更多黎明。等待不是被動消耗,而是主動塑造生命韌性的過程。
春天真好,有要等的人和期待的事。我提醒自己,那些美好正在來臨的路上。
小詩也在每晚的陪伴中,用詩歌聯(lián)結彼此。相信,我們分享的詩有一個和它相遇的人,只愿親愛的你在面對新的一天時,內心能有一絲底氣。
(內容來源于“為你讀詩”)
責編:李一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