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要省區,特別是經濟大省的支柱產業即可看出,我國真正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是哪些,以及分布情況。
廣東:電子信息,汽車
廣東是我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制造基地、全球最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電子信息產業比重占全國32.3%,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已連續33年居全國首位。擁有廣州、深圳兩座中國軟件名城,以及超1800家軟件業務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占全國44%,智能手機產量占全國超4成,集成電路產量增占全國18%。廣東是汽車生產第一大省,產量連續八年居全國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約占全國1/4。
江蘇:電子信息
江蘇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4萬億,占全國五分之一。在物聯網、集成電路等細分領域產業規模全國第一。江蘇是中國半導體制造的重要基地,擁有無錫、蘇州等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南京、蘇州等城市在液晶面板和OLED領域具有領先地位。
浙江:制造業、紡織服裝
浙江擁有4個萬億級世界級先進產業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現代消費與健康、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等;15個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涵蓋數字安防與網絡通信、集成電路等;聚焦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和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等前沿領域,培育若干高成長性百億級新興產業群。
山東:海洋、石化
山東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均居全國第一位,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達16.3%。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煉油總產能達2.1億噸,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也是我國第一化工大省,石油及化學工業幾乎所有門類在本省都有產能產量。從產品來看,山東是我國第五大原油生產省份;第一大汽油、柴油、原鹽和燒堿生產省份;第二大純堿生產省份;塑料、化纖、農藥、硫酸等化工產品的產量位居各省前茅;原油加工量、燒堿產量、合成氨產量以及輪胎制造年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福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
福建電子信息產業在京東方、聯芯、天馬微、華佳彩等大項目帶動下,規模躍升至全國第5位。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營收突破1萬億元,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約10倍、連續保持世界第一。現代紡織服裝產業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化纖制造、中端紡紗織染、下游鞋服產品、配套紡織機械等”省內最完整、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鏈,是福建規模最先超萬億元的產業。
安徽:汽車、電子信息產業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安徽的首位產業,形成合肥、蕪湖“雙核”驅動,以及宣城、安慶、馬鞍山等市多點聯動,長豐、蒙城等一批汽車零部件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蓬勃發展的格局。全球20%的液晶顯示屏在安徽生產,在新型顯示技術研發和生產方面具有優勢;初步完成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布局。
河南:現代食品、新型材料
河南是糧食大省,生產全國1/4的小麥、1/10的糧食,花生等多個農產品產量位居前列。現代食品產業集群規模超過萬億元,生產約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面、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水餃、4/5的酸辣粉。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領域,加快從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強省轉變。超硬材料是河南在全國領先、全球獨具優勢的產業。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的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0%和95%,金剛石微粉、復合超硬材料、培育鉆石等產品的產量位居全國前列;電解銅箔和壓延銅箔的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40%以上和50%以上;鋁材產量全國第二;鎂粉產量占全國50%;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技術國內領先。
四川:電子信息、白酒食品
電子信息是四川首個萬億級產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5G通信等領域產能居全國前列。成都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西部第一,成都高新區是世界一流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四川食品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三,初步構建起基礎扎實、特色鮮明的食品產業體系,白酒產業是四川的特色名片,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知名品牌眾多。
湖北:光電子信息、汽車、大健康
湖北是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光電器件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研發生產基地以及國內最大的國產先進存儲生產基地。湖北汽車制造與服務產業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初步構建覆蓋車規級芯片、高精地圖、人工智能等軟硬件創新和服務主體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位列我國三大國家級汽車產業集群。2024年,湖北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初步形成高端醫療裝備和生物創新藥產業集群。
湖南:裝備制造、現代石化
裝備制造業是湖南首個萬億產業,擁有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中小航空發動機、新一代安全計算系統等四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在現代石化產業方面,湖南以岳陽為主要發展區域,形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產能,并發展乙聚烯烴等產業。
上海:金融、航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
上海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完備的金融市場體系。202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5150.6萬標準箱,連續15年排名世界第一,是全球首個年吞吐量超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連續5年穩居前三。上海擁有眾多集成電路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技術研發和產業規模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全球前20強的跨國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中,各有18家將中國區總部或研發生產總部設在上海。截至2024年,上海累計擁有生物醫藥企業413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830家、專精特新企業592家等。
北京:金融業、信息服務
北京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0%。2024年,北京信息軟件業營收邁上3萬億元臺階,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20%。北京在人才、技術、政策等方面優勢明顯,擁有眾多信息技術龍頭企業,2024年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穩居全國首位。
重慶:汽車、電子信息
重慶擁有眾多汽車制造企業、汽車零部件及摩托車廠商,是中國第三大汽車生產省份。重慶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近萬億,集聚規上企業800余家,以智能終端、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為主導,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天津:綠色石化、裝備制造
天津是我國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擁有全國最大乙烯生產基地。天津是全國機械裝備制造業重要基地之一,重點發展交通設備、造修船、大型工程機械等十大成套裝備,以及動力、傳動等四大部件和配套產品。
江西:有色金屬
依托豐富的有色礦產資源,江西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迅猛,已成為江西第一大支柱產業和重點培育的“萬億級”產業,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礦產開采和生產基地。
山西:煤炭工業
山西作為全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產煤量高達13.57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約29%,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煤炭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河北:鋼鐵、裝備制造
河北是我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一,其鋼鐵產量占全國總產量超過20%。裝備制造業是河北繼鋼鐵產業之后的另一個重要支柱產業,2016年裝備制造業比重超過鋼鐵工業。
云南:煙草、能源
云南省是全球最大的優質烤煙產區,煙葉產量占全國的45%左右,是國內卷煙產銷規模最大的省份,云產卷煙市場份額占全國20%左右,煙草稅在云南占了7成的財政收入。云南立足綠色能源強省戰略,水電、風電、光伏等發展迅速。?云南的第一大產業是綠色能源產業?,包括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等低碳非化石能源。
黑龍江:農業、能源、裝備制造
黑龍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產量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黑龍江煤炭和石油資源豐富。黑龍江在重型機械、電站設備、鐵路車輛等裝備制造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
吉林:汽車
吉林擁有紅旗、解放、大眾、豐越、奧迪新能源等8家整車制造企業,生產車型涵蓋各級乘用車、中重型卡車和客車,總體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遼寧:裝備制造
遼寧在重型機械、機床、船舶制造、航空航天設備等領域具有顯著優勢,沈陽機床集團、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北方重工集團等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響力。沈陽和大連是遼寧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城市,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技術研發能力。
陜西:機械制造、新能源、石油化工
陜西是全國重要的機械制造和汽車生產基地,機械制造業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13.2%陜西是全國重要的新能襲豎源基地,新能源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11.3%。陜西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10.3%。
貴州:白酒、能源電力
白酒產業是貴州的重要支柱,作為全國白酒核心產區,貴州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貴州是南方最大的煤炭資源省,重點圍繞煤及煤層氣、頁巖氣,打造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貴州大力發展水電、火電等電力產業,并通過“西電東送”工程將電力輸送到廣東等地。
新疆:棉花、能源、化工
新疆是全國重要的棉花產區,2024年新疆棉花總產量占全國92.2%。新疆通過發展棉花加工和紡織服裝制造業,提升棉花產業鏈的價值,推動棉花和紡織產業向下游延伸,促進化纖紡織一體化發展。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油氣生產當量持續保持全國首位,形成“三基地三盆地四區域”的產業格局。新疆煤炭資源豐富,構建以煤制烯烴、煤基新材料、煤制油氣、煤炭分質分級利用等為主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格局,“疆煤外運”規模不斷擴大。新疆尿素、乙烯和聚酯等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具有很高的競爭力,BDO、電石等產品全國第一。
內蒙古:能源、農牧業
內蒙古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產業地位突出。內蒙古的電力供應強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火力發電量、風力發電量均位居全國首位。其石油產業以河套盆地巴彥油田和科爾沁油田為主,形成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鏈。內蒙古的草原畜牧業是傳統優勢產業,牛羊養殖規模大,擁有8個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包括草原肉羊、河套向日葵、大興安嶺大豆、科爾沁肉牛等。
廣西:蔗糖、鋁工業
廣西是全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占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崇左、南寧、來賓等地為核心產區,形成“甘蔗種植—制糖—副產品深加工”全產業鏈。糖業衍生出生物質發電、酒精、酵母等產業,同時熱帶水果(如芒果、荔枝、柑橘)加工產業蓬勃發展。廣西的鋁工業依托百色市平果鋁礦資源,形成鋁土礦開采—氧化鋁—電解鋁—鋁材加工的完整鏈條,龍頭企業為中鋁廣西分公司。
青海:鹽湖化工
青海鹽湖資源豐富,在鉀肥等產品生產上具有優勢。青海建成投產國內最大的萬噸食品級氧化鎂項目,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鹽湖產業集群。
寧夏:能源、農業
包括煤炭、電力、石油化工等在內的能源產業是寧夏的重要產業之一。寧夏的農業產業以種植枸杞、土豆、釀造葡萄酒等特色農產品為主,是全國重要的農業產區之一。
海南:旅游、熱帶農業
旅游業是海南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四大千億產業之一。海南是我國重要的熱帶農產品生產基地,主要產品包括熱帶水果、蔬菜和橡膠等。
甘肅:石化化工、有色金屬
甘肅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擁有長慶、玉門兩大油田,形成從原油開采、煉制到化工產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鏈。有色冶金產業是甘肅的重要支柱產業,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以銅、鋁、鉛鋅等有色金屬采選冶為核心。擁有金川集團等全球知名的鎳鈷生產企業,其鎳產量在國內占據重要地位。
西藏:特色農牧業、清潔能源
農牧業是西藏的基礎產業,大力發展青稞、草業、牦牛、藏豬、綿羊、奶業等特色優勢產業。西藏形成以水電為主,地熱、風能、太陽能等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新體系。西藏全自治區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99%,基本實現全清潔電力供應,成為全國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最高的省級電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