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以來首次,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的英國議員在中國吃了閉門羹,反倒是先喊起冤來。英國外交大臣甚至要中國給個說法。外交部回應:這是中國自己的事。
賀候絲
日前,英國自由民主黨議員賀候絲表示,她在試圖入境中國香港探親時,被中方拒絕。此外,她還表示,中方沒有告知她被拒絕入境的理由,此事引發熱議。這是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首次有英國議員被中國拒之門外。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甚至喊話中國,要求中國給出一個解釋。拉米表示,對“行動自由”的不合理限制,只會損害中國香港的國際聲譽。這番話似乎在暗示,英國一直以來誣陷中國的“人權問題”。對此,中國外交部做出了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根據國際法,國家有權自主決定是否允許外國人入境,這是主權原則的基本內容。因此,允許誰入境,不允許誰入境,是中國的主權。港府也有權利按照相關規定作出判斷。總之一句話,這是中國自己的事。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
據了解,盡管這位英國議員表示,她到香港是為了探望她在香港工作的兒子和剛出生的孫子,屬于私人行程。但是,這位英國議員卻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反華先鋒”,長期參與反華組織“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多次炒作涉疆、涉港等議題。
在臺海、南海等議題上,賀候絲也經常發表針對中國的不實言論,甚至鼓動抵制北京冬奧會。根據《香港國安法》及國際慣例,港府出于維護國家安全的考量,拒絕其入境也完全說的過去。
更何況,西方國家多次以“發表反對言論”“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人實施入境限制,怎么到了中國這里,就變成了“不合理”的舉動,西方國家未免太過雙標。
英國國防參謀長
就拿英國來講,2021年,因中國制裁7名抹黑中國的英國議員,英國議會禁止中國大使參加活動。這種“我可以干涉你,但你不能拒絕我”的邏輯,本質是殖民思維的延續。最近一段時間,中英高層交流頻繁,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工黨政府試圖同中國緩和關系。
近日,英國商貿部主管貿易政策和經濟安全的副大臣,亞歷山大正低調訪問中國,與中方官員會談,行程涵蓋北京、香港和海南。另外,英國國防參謀長也時隔十年出訪中國。中英互動交流如此頻繁之際,賀候絲事件可能對中英關系的緩和造成一定影響。
林劍
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拒簽賀候絲,展現了“一國兩制”下維護國家安全的執行力。此舉為內地處理類似事件提供了參考。中國的回應傳遞了明確信息,任何國家無權以“價值觀”為名踐踏他國主權。對英國而言,若繼續將簽證問題政治化,只會加速自身在全球化進程中的邊緣化。
香港早已不是英國的殖民地,21世紀的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而非單邊說教之上。如果英國不能放下殖民遺產的傲慢,中英關系將很難取得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