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網約車“百日攻堅”行動深入開展的背景下,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人員憑借扎實技能、依靠豐富經驗、運用科技手段于近日成功查處一起有代表性跨區域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偽裝的網約車的非法營運案件。
敏銳直覺鎖定可疑車輛
3月28日下午16時許,支隊直屬執法大隊的兩名執法人員在吉林市第一中學附近開展執法檢查活動。檢查過程中,學府路自西向東行進的一輛新QF6***牌照車輛引起了執法人員的注意。根據車輛的品牌、型號、顏色、車輛內飾,疊加車內乘員乘坐于后排等典型特征,結合以往執法經驗,執法人員敏銳地捕捉到這個異地牌照車輛高度疑似正在從事非法運輸。
精準執法查處違規行為
5分鐘后,車輛已經平穩駛進布控區域。在檢查點執法人員依法引導車輛停車檢查,并對駕駛員與乘客進行分別詢問。起初,車輛駕駛員矢口否認正在進行非法營運行為,并在手機終端刪除了網約平臺接單軟件及接單記錄。通過執法人員的耐心勸導、循循善誘,面對網約平臺調取的后臺數據證據和乘車人提供的書證,當事人放棄抵抗,對非法營運行為供認不諱,并主動供述了私自刪除接單軟件以逃避執法檢查的事實。
數據恢復還原違法事實
通過電子物證深度取證及數據比對,執法人員還發現了本案的另一隱藏案情:根據車輛駕駛人使用的網約車平臺注冊規則,異地車輛是無法在本地進行注冊并開展網約車業務的。平臺內注冊車輛為吉B6***,與相對人駕駛的新Q6***車輛的接單記錄、行駛軌跡完全一致。經過進一步執法調查,駕駛人如實供認了其在平臺注冊時通過第三方對上傳的車輛信息進行了后期處理,繞過了平臺審核的違法行為。
穩扎穩打構建長效機制
這一典型案例,涉及到網約車非法營運及線上線下不一致的“陰陽”車輛兩個典型問題。支隊查明基本案情后,已分別就“非法營運”和“線上線下車輛不符”情形分別對駕駛員及涉案平臺作出了教育警告和行政處罰。就可能涉及到偽造證件的行為,支隊方與公安機關辦理相關移交事宜,相關線索正在進一步深挖中。
據統計,自2月11日吉林市網約車“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已累計查獲非法營運網約車輛119臺、查處未取得網約車駕駛員證的案件21起、合并查處平臺違規行為39起,對有服務質量信譽考核違規情形的74名網約車駕駛員予以記分1480分,將查處的非法網約車列入“黑名單”,督促全市14家網約平臺公司全面對其封禁。下一步,吉林市將一直保持高壓嚴打態勢,通過嚴格規范平臺運營、強化科技監管等硬核舉措,全力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守護市民出行安全與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