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網絡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請知悉。
原第12集團軍摩步36旅,為何早在2003年就由師改旅?之后整編為特戰旅又有何講究?
該旅的前身可追溯至解放戰爭初期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3縱隊第7旅。其后歷經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以及1984年云南邊境兩山輪戰,積累了豐富的山地作戰與快速反應經驗。
解放戰爭期間,部隊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在淮海戰役、挺進大別山等戰役中表現突出,1949年正式改編為第11軍31師。
其后又在1950年因第11軍的撤編,而改隸第12軍。緊接著在1951年隨軍進入朝鮮作戰,經歷了金城戰役、上甘嶺戰役等多個重要戰役。
特別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硬剛美軍表現英勇,被譽為“中野虎師”,成為第12軍的核心力量。涌現出的胡修道等戰斗英雄,更是用“手榴彈雨”讓美軍記住了中國軍人的韌性。
歸國后第31師在1969年根據全軍統一的番號編制調整而被改稱為第36師,繼續隸屬于第12軍。1985年第12軍改編為第12集團軍,第36師也相應改編為甲種摩步師編制,并增設了師屬高炮團、坦克團等建制。
而在此之前,其還于1984年作為首批輪戰部隊赴云南參戰,在亞熱帶叢林里練就“變色龍”般的適應能力。
改編后的第36師也被賦予了“應急機動作戰師”的使命,成為當時南京軍區的快速反應部隊。直到2003年為適應我軍進一步的現代化改革需求,第36師精簡指揮層級,取消了團級建制,從師級單位“瘦身”為摩步36旅。
并率先嘗試信息化建設,成為集團軍的“科技試驗田”。
在2003年改編為摩步旅后,該部通過信息化和機械化升級,形成了旅營扁平化指揮體系,并強化了多兵種協同能力。這一基礎使其在2013年具備轉型為特戰旅的硬件條件。
比如取消團級建制后,營級單位可直接整合偵察、突擊、電子對抗等專業分隊,符合特戰部隊“模塊化編組”需求。
而且在2013年我軍就已經明確,陸軍改革要向全域機動型轉變,重點發展輕型機械化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而摩步36旅的轉型,正是這一戰略的具體落地。
加上其新時期反恐、維穩任務的常態化,特戰旅需兼顧高強度戰爭與非戰爭軍事行動。另外南京軍區所在的東部沿海地區面臨復雜安全環境,通過摩步36旅的特戰化,可提升快速投送和滲透破襲能力,適應臺海、東海等方向的非對稱作戰需求。
2016年軍改東部戰區成立后,原南京軍區部隊也相應納入戰區聯合作戰框架。該特戰旅則劃入全新整編的第71集團軍。
作為集團軍的“殺手锏”力量,可與海軍陸戰隊、空軍空降兵協同執行跨域任務。其被賦予“海鯊”特戰旅的代號,更暗示了其具備兩棲作戰能力,與東海方向的海上突擊需求高度契合。
摩步36旅作為老牌主力部隊,其轉型既保留了“中野虎師”的紅色基因,又注入了特種作戰的專業能力。彰顯了中國軍隊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的轉變。
看了摩步36旅改編為特戰旅,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讀者朋友,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東線瞭望,軍營的最后一個月,“海鯊”特戰旅官兵這樣過!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YwNjQ1OQ==&mid=2650525703&idx=1&sn=27dda6e90922c35885d4bd4097fc2dd6&chksm=87400b53b03782456f45d5bef68907bacb59ff81f9378ea3afb37d6be3293a29078b8ec549b5&scene=27
云南網,魔幻單兵精銳盡出 “中野虎師”變身“海鯊”特戰絕了! 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4/02/031372175.s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