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鹽城市大豐區大橋鎮緊緊圍繞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這一核心目標,積極探索創新,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全面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穩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作為大蔥、西藍花等蔬菜種植大鎮,該鎮以“穩面積、提質量、增效益”為導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實地參觀、微信推送等方式,強化村民種植信心。同時,巧用良種良法惠農補貼政策,吸引種植大戶與龍頭企業實現規模化種植。通過探索“龍頭企業+種植大戶+農戶”模式,蔬菜種植基地成效顯著。積極培育特色新興產業,藍莓、大棚蘆筍種植產業前景廣闊,面積不斷擴大。
在基礎設施建設與鄉村文化建設上雙管齊下,大力完善水、電、道路、管網、綠化等公共配套設施,積極推進農房改善工作。特色田園鄉村洋南村將“紅色文化”節點打造與農房改善、便民服務中心功能配套、“紅色鄰里”工作緊密結合,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弘揚紅色文化。依托各類民俗文化活動,送政策下鄉,倡導新時代文明新風,營造積極向上的鄉村文化氛圍。
多渠道拓展農民收入來源,積極發展手工經濟和庭院經濟,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目前,全鎮13個村參與手工制作,從業人數大幅增長,與大豐、東臺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營業總額持續攀升。中合村的蛋白蟲養殖、中業村和東塔村的平菇種植、大橋村的閑置房屋出租等經濟形式多樣。“公司+合作社+農戶”庭院經濟模式,形成訂單種植,實現增收。此外,注重提升農民技能,培養“新青年”“新農人”,以農業農村局培訓為契機,開展“田間課堂”,培育新型農民隊伍。
大橋鎮在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征程中,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在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訊員 卞婧 倪思遠 季俊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