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云仙鄉大地村的田野里,村民穿梭在豆田間,把鮮嫩的水晶豆摘下裝入背簍,臉上掛滿豐收的喜悅。
今年54歲的老石是這片水晶豆田的主人,老石本名石建國,是土生土長的大地村人,家里只有他和妻子兩個勞動力。歷年來以種植烤煙和玉米增加收入,今年是他第一次種植水晶豆。
近期水晶豆成熟,他邀請村民來幫忙摘豆子,看著背籮里飽滿的水晶豆,他高興地說道:“今年烤煙采烤結束后,我聽從云仙煙站技術員的建議,在煙地上種了9畝水晶豆,長勢很好,畝產量大概800公斤,每公斤能賣到10元,預計收入8萬多元。”
近年來,思茅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依托各村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盤活“煙后”閑置土地,積極引導、扶持、鼓勵種植戶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持續做好“菜園子”文章,不斷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針對上一年度烤煙種植效益較低的農戶,討論研究解決方案,制定個性化、精細化、切合實際的幫扶措施,同時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以產業發展促進幫扶對象增收。老石家由于上一年度烤煙種植效益較低、家中勞動力不足被選定為定點幫扶對象。
“水晶豆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排水性好的土壤為佳。它們尤其適宜在山地種植,海拔在1600—2400米之間。大地村日照充足,氣候溫暖濕潤,非常適合水晶豌豆的生長。年前10月中旬烤煙采烤結束,我們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在大地村宣傳推廣水晶豆種植,旨在改善土壤結構,平衡土壤營養,促進煙區土壤的可持續利用,確保每一寸土地都發揮最大效益。”云仙煙站站長黃德華介紹道。
“三分種,七分管。”為確保水晶豌豆種植取得實效,思茅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發揮自身優勢,堅持“強服務、強技術”雙管齊下,從土壤改良、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著手,找準靶心,精準施策,手把手傳授種植經驗,有效解決群眾缺技術的問題,不斷提高農作物種植效益。
“在煙站技術員的幫助下,水晶豆種植讓村民嘗到了甜頭,今年大地村共種植了587畝,預計產值352萬元。如果銷售渠道能夠進一步拓寬,我們打算明年再擴大水晶豆的種植面積。”大地村村書記魯保富信心滿滿地說。
思茅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用好派駐蘆山村駐村工作隊的銷售渠道,積極與思茅城區蔬菜直銷點、各大商超、餐館對接拓寬銷售渠道,推動更多高效的經濟作物擴面增效,幫助村民就地就近就業,讓“菜園子”鼓起村民的“錢袋子”,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圖片由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田梅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