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前,希望您能先點個“關注”。這樣不僅便于您參與討論和分享,還能讓您體驗到更深層次的互動樂趣,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原本以為通過關稅手段能夠震懾中國,沒想到這一舉動卻讓美國硅谷的科技巨頭們集體慌了神。
這些硅谷大佬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全力支持的特朗普,轉眼間竟要將他們推向絕境!
那么,特朗普發起的這場關稅大戰,到底會給硅谷以及整個美國企業帶來怎樣的沖擊呢?
一,硅谷的集體焦慮
2024年的大選中,以馬斯克為首的硅谷科技精英們為特朗普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盡管其他人不像馬斯克那樣四處奔波為特朗普拉票,但他們在背后的支持同樣功不可沒。
究竟有多少科技大亨站在特朗普身后?
只要看看特朗普再次就職時站在他身旁的人群就知道答案了。
除了被戲稱為“保國公”的馬斯克外,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META總裁扎克伯格、
蘋果CEO蒂姆·庫克、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TikTok CEO周受資……
毫不夸張地說,特朗普幾乎成為了硅谷科技界在白宮的代言人。
按照慣例,這些科技領袖幫助特朗普登上總統寶座,自然期待得到相應的回報。
即便不能像馬斯克那樣直接進入白宮核心圈層,但在商業政策上總該有些優待吧?
然而,特朗普給出的回應卻是讓他們措手不及。
自4月2日起,隨著特朗普宣布所謂對等關稅,美國股市瞬間陷入動蕩。
僅僅一周時間,馬斯克的個人財富縮水1350億美元,而整個硅谷科技行業的市值蒸發至少1.8萬億美元!
這痛苦簡直難以言表。
我們到底選了個什么樣的人當總統啊?
更令他們震驚的是,這些科技公司作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其產業鏈早已深深扎根于世界各地,尤其與中國聯系緊密。
如今,特朗普卻公然與中國經濟對立,計劃對中國商品加征125%的關稅,并因此招致中國的對等報復!
相比于股市的波動,這才是真正的致命打擊。
截至2024年7月,在華經營的美國企業數量達到7.3萬家,總投資額約為1.2萬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這些企業大多處于盈利狀態,并且涉及美國科技巨頭的核心生產鏈。
2023年,上海特斯拉工廠的汽車產量占特斯拉全球總量的一半。
2020年,蘋果手機的總產量約為1.16億部,其中超過60%由中國制造完成。
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哪家美國科技產品能離開中國制造的支持。
同時,中國市場也是這些美國產品的關鍵消費市場。
即使是從事電商的亞馬遜,也對中國市場依賴頗深。2024年亞馬遜全球營業額約為6380億美元,其中近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所以,當特朗普擺出一副與中國貿易清零的姿態時,硅谷巨頭們的無奈和絕望可想而知。
我們明明全力支持你競選總統,你怎么反而針對我們的命門下手呢?
二,困境中的掙扎
事實上,從4月2日開始,美國國內對特朗普的反對聲浪就沒有停歇過。
即便是甘愿充當特朗普工具的馬斯克,也忍不住對他的經濟顧問納瓦羅破口大罵,稱其為“笨蛋”和“磚頭”。
其他美國企業也迅速行動起來,由數百萬大小企業代表組成的美國商會試圖通過勸說方式,希望特朗普及其白宮團隊放棄這個瘋狂的想法。
據說在4月9日最后期限到來之前,他們還嘗試通過法律途徑阻止特朗普。
但一方面,沒人愿意正面承受特朗普的怒火;
另一方面,特朗普此次雖顯得極端,但也確實做了充分準備——他在4月2日依據相關法律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
再加上特朗普在美國政府內部擁有眾多堅定支持者,這使得他幾乎掌握了不受限制的權力。
當然,這并不是說特朗普完全沒有理性。畢竟在4月9日,他暫時推遲了對大多數國家實施的對等關稅,僅保留了10%的基礎稅率。
然而,對于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國,特朗普卻喊出了125%的高額關稅,并由此引發了中國的對等反擊。
或許特朗普希望通過這一策略迫使中國妥協,同時引導美國企業將制造業遷回本土,一舉兩得。
但他忽略了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當中國舉起反關稅旗幟后,歐盟、加拿大等國也紛紛加入其中,對美國采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
其次,即使這些美國企業愿意將生產線搬回美國,但現在的美國有能力承接嗎?
2025年初,美國本土最低時薪標準為16.9美元,約合人民幣120元。
如此高昂的勞動力成本,決定了低附加值制造業無法回歸。
高附加值生產線需要高素質勞動力,然而,美國目前吸毒人口占比超過10%,文盲率突破21%。
你能指望這些人生產高科技產品嗎?
再者,你知道現在美國的貧富差距有多嚴重嗎?或者說,普通美國人有多窮?
2020年底,根據美國政府相關部門統計,國家債務加上個人債務,每個美國人平均背負著近25萬美元的債務。超過7000萬美國人面臨失業或收入不穩定的問題,近一半人連支付400美元都需借助信用卡借貸……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這些科技巨頭創造奇跡,讓生產線全部回流美國,并找到足夠的勞動力,但生產出來的產品又賣給誰呢?
別忘了,這次對美國采取反制措施的可不止中國,
還有歐盟、加拿大甚至墨西哥。
毫不夸張地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將包括硅谷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逼入絕境!
對此,特朗普難道沒有什么要說的嗎?
三,尋找退路
現在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是,首相》里漢弗萊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哪個國家有這樣的幸運,能夠擁有一位稍微理智的領導人?
特朗普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
除了在4月9日臨時改變主意外,特朗普又在4月11日宣布: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芯片等關鍵科技產品免除高達145%的“對等關稅”。
可以說,特朗普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理性。
同時,這也揭示了一個美國人不愿承認的事實:即便自詡為科技強國,美國在其引以為豪的科技產業領域,也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補充一點,在特朗普剛剛公布的那份豁免清單中提到的中國產品,2024年對美貿易額已突破千億美元!
《金融時報》對此的評價是:“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貿易戰中首次釋放松動信號?!?/p>
盡管這場貿易戰本就是特朗普挑起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朗普又在給自己找臺階下了。
對此,中國政府的態度一如既往:敦促美方認真傾聽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的理性聲音,在糾正錯誤方面邁出實質性一步,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不當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
而對于那些美國企業,中國并未采取針對性措施。只要它們繼續誠實地與中國開展業務,依然可以獲利。
至于有多少美國企業會響應特朗普的號召,則是個未知數。
幾天前,《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商會基金會調查顯示,在回復調查的約40家美國商會會員中,約70%表示計劃維持或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合作。在企業法律顧問協會的126名會員中,超過60%表達了相同意愿。
即便是前文中出席過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的硅谷巨頭們,也尚未有人表示要退出中國市場。
看來,圍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美國國內還會有一番激烈博弈。
結語:
也許特朗普振興美國工業的愿望是好的,但試圖通過簡單加稅、發動貿易戰的方式來實現目標,實在是太過天真可笑。
特別是對于過去幾十年一直主導全球化的美國而言,這種想法無異于癡人說夢。
因為,無論是底層民眾還是美國的企業,都已經深深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無法割裂。
信息來源:
網易:中美建交45年來逾7萬家美企在華投資,年利潤逾500億美元
中國新聞網:中國成為全球商業信心“穩定器”
美國人均欠債25萬,近半數人都拿不出400美元,中國貨成全球硬通貨
新華社新聞:大張旗鼓加稅 偷偷摸摸豁免——起底美國政府的“神操作”
央視新聞:中方回應美豁免部分產品對等關稅
網易:特朗普就職典禮上,1.3萬億身價的科技富豪與硅谷右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