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建筑與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突破傳統行業邊界,加速新技術、新產品從實驗室到應用場景落地,4月14日,“創新引領·新智住建”——成都市住建局場景創新需求清單發布活動在四川省城鄉建設研究院舉行。
此次清單聚焦?“民生需求、技術應用、模式創新”?三大維度,涵蓋了?“智能建造、物聯感知、智慧小區、綠色低碳”四大類別、12個核心場景,將為企業提供AI+智慧監管、物聯網+市政運維、數字孿生+城市更新、裝配式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合作機會。
機遇,是不少參會企業頻繁提到的關鍵詞,在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劉翔看來,住建領域場景創新需求清單的發布,為企業帶來了豐富的市場機遇和技術迭代的方向,進一步提升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住建局將聚集“新技術、新產品”首展、首用,持續跟蹤服務,確保場景應用順利落地,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一系列場景發布
加速推動更多新技術、新產品走進居民生活
以機器人應用為代表的智能建造正逐步改變建筑行業,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機器人正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此次發布清單的智能建造領域中,包含了建筑機器人,該機器人需深度融合精密控制、導航、視覺、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技術和傳統建筑工藝,解決“危、繁、臟、重”等場景下的人機協同作業問題,提高工程建設工業化、智能化水平。
同時,活動還發布了“低空天眼·全域智能安防巡檢系統”場景清單,這一場景聚焦建筑健康監測,通過搭載高精度激光雷達與熱成像儀等設備的無人機,結合三維建模、裂縫AI算法、多模態感知系統等,識別建筑物外墻空鼓、脫落和煙火預警、周界入侵、車輛違停等風險隱患并報警響應,防止外墻脫落等隱患對居民造成人身、財產侵害。
一系列場景發布,進一步推動成都住建領域與智能化、數字化的加速融合,促進建筑與數字化(AI、物聯網)更多融合場景的呈現,突破傳統行業邊界,加速推動更多新技術、新產品走進社區和居民生活。
除此以外,近年來,成都市在智慧治理、智能建造、綠色建筑、韌性城市等領域先行先試,打造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同時,試點大規模智能建造技術應用場景,在全市范圍遴選46個市級示范項目、32個省級示范項目開展智能建造試點,通過裝配式建筑技術、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聯網(IoT)、3D打印、5G塔吊、造樓機和建筑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加快推進建筑業與先進制造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市場合作、技術迭代
這場發布會,讓更多企業看到合作機遇
“今年2月份,我們就已經參與了市住建局的需求發布會,發布會后對接的合作項目有三十多個,具體落地的有十多個,合作內容涵蓋小區里的配送、清潔、巡邏等場景。”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效率型場景的智能機器人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市場總監劉翔介紹,一系列需求清單的發布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合作的機遇,還為產品研發提供了更新的方向,“例如,需求清單提到的多功能復合機器人,部分功能我們的產品還未滿足,仍需要根據市場提供過來的需求去做研發迭代,這也進一步助力了企業的技術發展。”
對于成都云銀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銀泰中心項目總經理張輝而言,則看到了更多物業場景可以運用的“黑科技”,“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物業管理區域AI守護場景,能夠以‘不眨眼’智能感知替代‘有盲點’人工監控,進一步提高物業的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時讓我們更快地解決現場問題,降低安全風險。”他表示,接下來,企業還將尋找合作機遇,讓更多新技術、新設備運用在物業管理項目中。
“此次我們發布的四大類別、12個核心場景,涵蓋了設計、建設、運營等全流程,例如,在住房保障領域,我們尤其關注人員身份的精確識別,這也是保障性住房管理中的難點和痛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賈劉強表示,“發布需求清單,一方面,我們希望能夠推動企業精細化打磨技術,同時形成產業化的、能夠向外輸出的能力,推動住建領域新技術的探索、提升和應用。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場景發布,讓外地有技術、有能力的企業,到成都落地生根。”
接下來,市住建局將聚集“新技術、新產品”首展、首用,持續跟蹤服務,確保場景應用順利落地,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同時,我們也歡迎國內外優秀企業、科研機構及行業創新團隊積極參與,共享資源與技術成果,攜手打造標桿示范項目,共同探索城鄉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路徑,為行業轉型升級注入創新活力,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來源 | 成都發布
成都市《計劃報告》要點速覽,這些事與你息息相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