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伏牛山花爛漫、春色浸染的龍鄉西峽,一場關乎基層社會治理提檔升級的重要會議——西峽縣“龍鄉義警”工作部署推進會召開。此次會議旨在總結試點經驗,為基層治理創新模式謀篇布局,打造基層治理的亮麗名片與群眾家門口的“平安盾”。
會上,通過播放“龍鄉義警”工作宣傳片,全面展示義警風采。同時,宣讀了龍鄉義警大隊任命文件及臨時黨支部成立批復等關鍵文件。紫金街道、雙龍鎮、西坪鎮相關負責人圍繞組織建設、機制創新、群眾參與等主題分享試點經驗。
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基石,群眾參與是核心要素。“龍鄉義警”由各界黨員志愿者、治安積極分子、熱心群眾組成,是落實“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動實踐,能更貼近群眾,化解矛盾、服務民生。
會議要求,要充分調動群眾主動性與積極性,推動義警隊伍從“治安幫手”向“治理主力”轉變。以“龍鄉義警”建設為契機,答好“黨建引領”“警民共治”“長效發展”三道考題,實現“黨建紅”引領“公安藍”,“志愿橙”輝映“平安色”,書寫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西峽篇章。 各鄉鎮(街道)要深化與“龍鄉義警”聯動協同,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宣傳引導,弘揚“龍鄉義警精神”,推動形成“人人敢擔當、處處有正氣”的社會風尚。
會前,與會人員實地觀摩“小城義警”工作站與“龍鄉義警”大隊。城關、雙龍、西坪派出所所長通過展板與實際案例,呈現試點工作成效,展現義警在矛盾調解、治安巡邏等工作中的“前沿哨兵”作用。與會領導走進“龍鄉義警”大隊辦公室,了解機制運行及工作開展情況。
據悉,西峽縣地處豫陜鄂三省交界處,是河南省第二區域大縣,基層社會治理依然面臨著警力不足、流動人口管理難、老舊小區安全隱患多、新型犯罪頻發等挑戰。原有“自上而下”的警務模式難以覆蓋背街小巷和農村偏遠地區,矛盾糾紛排查與風險預警存在盲區。為此,西峽縣公安局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打造“警司訪+”多元矛盾化解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探索“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治理路徑,成立“龍鄉義警”隊伍,旨在解決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難題。自2025年1月起,“龍鄉義警”率先在西峽城區、雙龍鎮、西坪鎮進行試點運行,共組建義警隊伍58支,招募義警隊員810人。全體“龍鄉義警”隊員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向全縣人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共協助開展巡邏防控、護校安園、糾紛調解等活動累計278項,服務時長3261小時,化解矛盾糾紛1800余起,協助破獲案件100余起,全縣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23%,矛盾糾紛化解率提升32%,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6.5%。(丁俊良 袁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