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老楊,不然我們兩家的地界糾紛真要鬧出大事!”在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滑石鄉白水村,村民張某和李某因土地界限爭執不下,甚至揚言要“武力解決”。村級調解員老楊得知后,連續三天上門走訪,查閱土地臺賬,組織雙方現場丈量,最終促成和解協議的簽訂?! ?/p>
這樣的案例在碧江區已成常態。近年來,碧江區司法局積極探索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發展的新途徑,扎實推進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專職人民調解員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性”作用。2024年以來,全區實現“命案”零發生,為構建平安碧江筑牢了堅實根基。
這一成效的取得,得益于碧江區司法局對調解力量的科學部署。目前,全區實現了104名專職調解員對各個村(社區)的全覆蓋。該局通過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在調解過程中巧妙穿插普法宣傳教育,切實提高糾紛當事人的法律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同時,積極推動聯動協作,與轄區派出所、平安法治辦、村(社區)等單位建立聯動機制。其中,55名專職人民調解員依據“警調銜接”機制入駐派出所人民調解工作室,與民警協同開展調解工作。
為進一步激發調解員工作熱情,碧江區出臺《碧江區專職人民調解員考評辦法》,落實村(社區)專職人民調解員“最低工資標準+人身意外險+案件補貼”薪酬待遇保障。同時,制定出臺人民調解員“以案定補”實施辦法,對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的案件,依據案情大小、難易復雜程度給予補貼,有效調動了專職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 ?/p>
從“事后調處”轉向“源頭預防”,從“單打獨斗”到“多元聯動”,碧江區通過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探索出一條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路徑。
記者 王家梁
見習記者 胡特旗
通訊員 姚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