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春季陽氣升發,萬物新生,此時的野草也是順應自然而生長的。民間常說薺菜、茵陳、蒲公英是“春季三草”,不僅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是藥食同源的植物,既可作為盤中餐,也可作為爐中藥。
薺菜
俗語稱“三月三,薺菜賽仙丹”,中醫認為,薺菜能涼血止血、清肝明目、利水消腫,善于治療痢疾、水腫、吐血、便血、月經過多、目赤疼痛等疾病。但有實火、邪熱者(發熱、煩渴、便秘、口舌生瘡等)最好不要服用。
蒲公英
蒲公英被稱為“藥草皇后”,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消腫散結的功效,還是治療乳癰的要藥。但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大便溏薄清稀等)忌用。
茵陳
茵陳有“三月茵陳四月蒿”之說,是春季常見的可食用野菜,入肝經,也被稱為“養肝第一草”。具有清熱利濕、退黃護肝的功效,對于春夏季體內濕熱重、小便不利有良效。但陽虛、血虛萎黃、蓄血發黃的人(面色發黃、頭發干枯、頭暈目眩等)忌用。
蕨菜
蕨菜被譽為“山野菜之王”,其營養全面,富含豐富的氨基酸、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等。中醫認為,其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瘦身等功效。近年來研究還發現蕨菜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對多種癌癥具有輔助治療。但脾胃虛寒者忌用。
馬齒莧
馬齒莧作為藥食同源的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熱毒血痢、癰腫疔瘡等病癥。但由于其性寒,脾胃虛寒者、腸滑腹瀉、孕婦應謹慎使用。
車前草
因其形似牛舌,又被稱為“牛舌草”,而且適應能力強,從南到北的山間田野、路旁河邊都隨處可見。其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清肝明目的功效,對于治療淋病尿閉、目赤腫痛、視物昏花等效果甚佳。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蒼耳
提到蒼耳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去樹林里鉆過的朋友們可能知道,出來時衣服上粘滿的形似小刺猬的那個植物就是它。其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蒼耳還對降血糖、心血管、呼吸系統等有藥理作用。但蒼耳有小毒,大家切勿自己在家胡亂入藥。
狗尾巴草
路邊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草居然也能入藥,其味甘、淡,性涼,屬于清熱藥,具有清熱利濕、祛風明目、解毒、殺蟲的功效,主要治療風熱感冒、黃疸、小兒疳積、目赤澀痛、癰腫等。但孕婦、過敏者、脾胃虛寒者忌用。
葎草
葎草的俗稱有很多,如拉拉藤、五爪龍、割人藤。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嗽、肺癰、虛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等疾病。但其性寒,非熱病者慎用。
牛筋草
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對于治療小便不利、便血、小兒驚風、防治乙腦等有良效。
大家趁著春光正好,不妨走進田野,采一把野菜、炒一盤時蔬、烹兩盅藥膳,品嘗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