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完善被告信息協(xié)同查詢機制
訴訟活動中,部分原告特別是農民工、老年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對被告信息獲取能力有限,提交的起訴狀因欠缺被告主要信息導致法院無法立案,亦或提交被告信息錯誤而引發(fā)烏龍訴訟。當前,我省僅少量地市法院探索并建立了被告信息協(xié)同查詢機制,但是運行過程中也存在較多不完善之處,因而造成群眾滿意度不高,甚至影響司法公信力的問題亟待引起關注。
協(xié)同查詢機制不健全導致司法滿意度下降。一些特殊困難群體往往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在進行民事法律行為時對相對方的信息了解不足,在發(fā)生法律糾紛時往往只知曉對方的姓名,對公民身份證號碼、詳細居住地址等鎖定被告身份的信息完全不知。同時,這一類群體由于經濟狀況不佳等原因,對聘請律師出具調查令較為排斥,認為增加了自身訴累。當前,我省僅少量地市與屬地公安建立了被告信息協(xié)助查詢機制,立案階段原告無法提供被告的準確信息,要求法院協(xié)助查詢無果后投訴或者信訪的事件屢見不鮮。
協(xié)同查詢機制不健全導致訴訟活動出現(xiàn)偏差。一些原告雖然能夠提供被告信息,但是掌握得不夠全面精準。當前,法院基本都沒有相應的協(xié)同查詢機制對當事人提供的信息進行核查確認,只能憑借原告提供的信息立案,無法準確送達的情況下還不得不進行形式上的公告送達,該類情況最終往往都是被告缺席審判,若出現(xiàn)烏龍訴訟的錯判情況,將極大地影響司法公信力。
協(xié)同查詢機制不健全導致服務精準度下降。當前我省一些地方法院探索建立了當事人身份信息協(xié)助查詢機制,但是大部分是與公安機關簽訂合作協(xié)議,與民政、工商、稅務等部門的合作還有缺失,查詢范圍還較為有限。同時,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有的是由法院工作人員持介紹信、工作證及原告申請到公安局查詢、調取信息,并將查詢結果進行反饋;有的則是由法院開具函、調查令交當事人,由其自行前往公安機關調取被告信息,手續(xù)程序還較為繁瑣,有時還會出現(xiàn)職能機關對法院出函不予認可的情況,給群眾帶來極大不便。
對此,筆者建議,應當由省一級法院統(tǒng)籌與相關部門進行會商,建立完善全省統(tǒng)一的被告信息協(xié)同查詢工作機制。一是要健全法院與公安、工商、民政等職能部門的合作聯(lián)動,明確查詢主體、條件、范圍等事項,為當事人查詢被告?zhèn)€人信息、婚姻登記信息、企業(yè)登記信息等提供便利。二是進一步強化智慧法院建設,充分利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通信息壁壘,探索加強法院與公安戶籍信息系統(tǒng)等的對接共享,推動法院在立案環(huán)節(jié)自動查詢并核實被告信息,杜絕出現(xiàn)烏龍訴訟的情況。
文稿 丁家鵬
排版 蒼 菲
審核 吳嘉臻
海陵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