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婉中醫:清熱怕傷陽氣,溫補又怕加重上火,上熱下寒,其實是中焦堵了!
何婉婉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脾胃病科 副主任醫師,現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館坐診。
在門診時,我發現很多人都有上熱下寒的問題,比如在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的同時,還腿腳發涼、腰膝冷痛、下肢水腫等。這類人常常會陷入兩難中,清熱怕傷陽氣,溫補又怕加重上火。那怎么辦呢?
今天我推薦1個中成藥,幫你驅散寒和熱。覺得有用,記得轉發關注!
上熱下寒時,其實關鍵不在清熱或溫補,而在于打通中焦脾胃這個"交通要道"。中焦通暢了,上焦的熱自然能下行溫暖下肢,下焦的寒也能上升平衡上身。在這里,我推薦一個中成藥——枳實消痞丸。
它就是專為解決中焦“堵塞”而制成的中成藥。組成:甘草、麥芽、干姜、茯苓、白術、半夏、厚樸、人參、枳實、黃連。這個方子的精妙之處在于同時調理脾胃的升降功能。比如枳實、厚樸能助胃氣下降,白術則能助脾氣上升。人參補元氣,能為脾胃運轉提供動力;干姜能溫暖中焦,搭配甘草能讓藥效更持久。
黃連能清熱,避免助長熱邪;茯苓、半夏則可以祛濕化痰;還有麥芽能消食化積。諸藥配伍,枳實消痞丸寒熱并用,升降同調,既不清熱傷陽,也不溫補助熱,而是通過恢復脾胃的正常運轉,讓身體的氣血循環重新暢通。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后,上熱下寒的癥狀自然就能改善了,還能讓身體恢復自身的平衡能力。
中醫何婉婉擅長: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