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黃巖一戶人家翻新屋時,竟然在自家臥室的下面挖出了一具千年棺材。誰料,考古專家鄭嘉勵,轉身就拿起一把電鉆,在棺材上鉆了個洞,看著從洞里緩緩流出來的水,冷汗也不由得緩緩淌下。
他鉆這個洞干的可是“破壞文物”的事,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可最后結果卻讓人一陣后怕。
老楊家的房子買來已經(jīng)住了三十多年了,宅子好多地方都出現(xiàn)了問題,于是一家人決定翻修一遍,好讓一把年紀的老楊不會在這出點什么問題。
原來的老宅子實在是太破了,最后一家人干脆全部推翻了,在原來的地基上重建,這樣還比較省事。
可沒想到挖土機將房子推倒后,準備動土的時候,竟然幫忙干活的工人們竟然從這屋子底下挖出來一具大紅棺材。
一群人嚇得不敢再動,楊家父子更是被嚇出一身冷汗,遇到棺材可不是什么好事,他們竟然還在這棺材上面睡了幾十年,瞬間便想要將遇到的所有倒霉事都往上面去聯(lián)系。
但這個棺材看起來就不尋常,他們也知道不該亂動,反應過來之后,趕緊就報了警,而文物局的專家也跟著到來了。
鄭嘉勵帶著考古團隊急忙趕到現(xiàn)場,好在沒有人輕舉妄動,沒有對這棺材造成什么損毀,瞬間也是松了一口氣。
挖掘工作正式展開,棺材被抬出來之后,鄭嘉勵當即找出了一把電鉆,直接就要往棺材上招呼。
周圍人都十分不解,不是說這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嗎?這樣做不就是在損毀文物嗎?
鄭嘉勵解釋道:“這里原本的結構固定,多雨的氣候使得地下水位也較高,棺內(nèi)難免會滲透進不少地下水,在地下還好,可一旦到了地面直接就著水運輸可就會直接對文物造成傷害。”
大紅的棺材看起來完好如初,一點也不像是會滲水的樣子,但當鄭嘉勵鉆出一個小孔之后,竟然真的有水流不停地流出,好幾個小時都不帶停的。
而鄭嘉勵則是不由得有些后怕,水流到最后竟然有一些散發(fā)著金屬光澤,這是水銀!大家迅速散開,工作人員做好了防護才再次進行了開棺。
但棺材內(nèi)部的平衡已經(jīng)被打破,如今的工作變得更加緊急,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挖掘工作,而是變成了搶救性質的文物保護工作。
在此之前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情,棺材內(nèi)部有水銀,這是古代達官貴人們用于給棺材防腐防蛀用的,但水銀是有毒的,揮發(fā)時產(chǎn)生的氣體對人體極為有害,所以工作人員不得不等棺材晾置一晚再進行下面的工作。
另一邊同時進行的挖掘工作也成功發(fā)現(xiàn)了墓主人的身份,這竟然是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趙伯澐,皇親國戚的墓室自然是有著更多的文物存在,大家也都忙著挖掘保護。
知道了棺材內(nèi)的主人是誰,大家更是不敢有一點怠慢,盡管已經(jīng)散了一晚,但為了保險起見,大家都是做好了防護才進行了工作。
留給專家們的時間并不多了,揮發(fā)水銀已經(jīng)花費了不少時間,如今大家更是緊趕慢趕地抓緊進行文物搶救工作。
棺材里面的陪葬品琳瑯滿目,大多都是一些華貴精美的絲織品、玉器等,鄭嘉勵和同事們小心翼翼有條不紊地做著搶救工作,將這些文物都好好地保存了下來。
七十多件出土文物陸續(xù)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棉被、衣褲鞋襪等絲織品極為精美,墓主人身上的衣物也在繁復細致的工作下成功剝離下來。
這些價值連城的文物古董能夠完好地現(xiàn)世并保存下來,簡直是太難得了,趙伯澐棺木歷經(jīng)了八百年依舊完好如初,并且將這些珍貴之物再現(xiàn),主要還是因為墓葬的防腐工作做得太好。
這次挖掘完美地彌補了當?shù)匮芯克纬瘹v史文物方面的空缺,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匠人的智慧與精湛技藝,令人驚嘆。
(參考資料:紀錄片《黃巖宋墓發(fā)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