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牧羊
列車到站,車門打開,一批人匆匆走下站臺,另一批人翹首以待準備上車——這是許多城市打工人每天最熟悉的通勤場景。不過,習慣了迅捷、高效的軌道交通,卻少有人探究這些承載現代生活的鋼鐵巨龍從何而來。
在湖南,湘江與鐵路交匯處,一座名為株洲 的小 城 最清楚問題的 答案—— 全球 51個國家和地區,都在使用“株洲制造”。 它還是 全國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研發、生產基地, 我們熟悉的高鐵、地鐵身上,也少不了 “株洲制造”的烙印。
△自1997年以來,中車株機已向51個國家和地區銷售了電力機車、地鐵、動車組等。圖為中車株洲軌道交通裝備車間。(圖/視覺中國)
雖然少在旅行熱榜上看到株洲的名字,但“湘B”車牌足以讓人們見識到它并不簡單的江湖地位。
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的豐富工業遺產,不但讓它成為湖南第二大城市,也為它增添了在火與鐵的激情外更深層的魅力。
△株洲城市鳥瞰。(圖/視覺中國)
株洲位于湖南中部,古稱建寧,南宋時期改名為株洲。長期以來,它都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直到清朝末年因鐵路建設逐漸繁榮。在這里,湘江穿城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素有“南北通衢”之稱。
1899年株萍鐵路建成通車,使得株洲成為了湘贛兩省的第一條鐵路的樞紐。后來,京廣、浙贛、湘黔三大鐵路干線在此交會,這座距離長沙僅70公里左右的小城,因其得天獨厚的交通與資源優勢,被確定為新中國八個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之一。
△株洲列車編組場。(圖/視覺中國)
隨著工業化程度加深,城市由此被工廠劃分為幾大區域:以舊城區北郊鐘鼓嶺至學堂沖一帶作為城市的中心區;以石峰山以北用于冶金、化工、農藥生產,組成清水塘工業區;以機車車輛廠為中心組成宋家橋工業區;以鐵路編組、機車修造為中心組成田心工業區;等等。
其中,田心工業區主要制造的鐵路機車就是株洲的城市圖騰。1936年,粵漢鐵路整理計劃委員會決定將總機廠設置于株州田心,從此以后,生產車間的轟鳴聲便再未停歇。從生產我國第一臺電力機車開始,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半壁江山在此發軔。
△2017年10月23日,由中國中車株洲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列智軌列車在“中國電力機車之都”株洲實現上路運行。(圖/視覺中國)
“田心”的來源有種說法:在農田的中央有一棵幾百年的大樟樹,人們開始圍在這里定居,后來就稱這里為田心。
在田心,居民們都或多或少地與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有著聯系,老田心人還會親切地稱呼它為“田廠”。正是一代代田廠人的努力,將遠離城市中心的田心塅,變成一個擁有豐富配套設施的規模化城鎮。
除了在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領軍地位,株洲人最不陌生的就是“第一”的名頭。株洲累計創造了中國工業史上290多個“第一”:我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第一枚空對空導彈、第一塊硬質合金、第一塊8英寸IGBT芯片、第一列中低速磁懸浮列車……都誕生在這里。
△株洲火車頭公園。(圖/圖蟲創意)
可以說,工業基因早已滲入株洲各處的毛細血管,也即將與文旅碰撞出新的火花。
株洲工業發展的歷程幾乎就是中國工業發展的縮影,因此在株洲留存的工業遺產彌足珍貴。2012 年,湖南省調查與錄入的近現代工業文化遺產點共計165處,其中株洲就占35處,占據全省總量的20%以上,位居湖南省第一。
株洲的旅行最講究互動性,游客可以直接走進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工業旅游區,近距離觀看一列高鐵是如何誕生的。僅需1杯咖啡的時間,這里就可以集聚起一臺電力機車所需要的上萬個零件。
△中車株洲機 電力機車 工業旅游區。(圖 / 小紅書截圖)
在北京汽車株洲基地,可以由“一塊鋼板的品質之旅”開始,親身感受我國智能制造的實力;蘆淞航空工業小鎮中,一架飛機的制造流程就在眼前,航空主題文化、職業體驗、低空飛行體驗、救援演練等旅游項目,讓人看得目不暇接。
如果想要體驗“速度與激情”,那么株洲國際賽車場就是不二之選。這里不僅能近距離觀看明星級方程式賽車,還能預約卡丁車體驗。全長1.048公里的賽道上有14個彎道,每次車輛爭相過彎時,即便只是在看臺上圍觀,耳邊不斷的引擎轟鳴聲也能帶來腎上腺素飆升的刺激感。
雖說工業組成了株洲給人的第一印象,但到株洲最忌按套路出牌,畢竟“剛柔并濟”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株洲博物館。(圖/視覺中國)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株洲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如炎帝陵被譽為“神州第一陵”,是海內外華人尋根謁祖的圣地。用半天時間游覽株洲博物館,用更廣闊的視角看待株洲的發展歷史,定能令你不虛此行。
除此之外,這個充滿工業氣質的城市,總有一種把“性價比”焊進DNA里的實在。株洲的美食從來都藏在居民區中,只有真正的老饕才能穿街過巷一睹它們的真容。
藏在三三一廠區的老家肉餅每一個都在油鍋中被炸至兩面金黃,一口下去,蔥香四溢的肉餡飽滿多汁;掀開居民樓下的田心鹵豬腳的鍋蓋,咕嚕咕嚕滾動的鹵水中,咸香與草藥香相繼迸發。當彈糯的豬腳裝滿一個不銹鋼小盆時,沒有一個食客能忍住大快朵頤的沖動。
△田心鹵豬腳。(圖/小紅書截圖)
就算只是一家普通的小炒店,滋味也足夠精彩。把去骨鱔段與水芹同炒,湯汁鮮得要多加一碗飯;形似黑木耳的地皮菜(雷公絲)和肉末搭配,來自山野的氣味搭配油脂香氣,是在大城市中難以尋覓的美味。
吃飽喝足后的購物體驗,對講究性價比的游客來說也非常友好。蘆淞區有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市場群蘆淞市場群,它也是近期上線的電影《向陽·花》中的取景地之一。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服裝市場中四處砍價、淘寶,已經成為游客為株洲之行安排的必做事項之一。
株洲下轄的縣級市醴陵,則是株洲人自己的“景德鎮”。別的城市特產都是各色美食,而醴陵的特產就是隨處可見的瓷器。走進瓷廠“撿瓷”,別處幾十上百的瓷器,在這都是1塊錢、2塊錢起步,配置一整套餐具,價格也不過百。
△醴陵瓷谷建筑。(圖/圖蟲創意)
從硬核的工業科技,到豐富的街頭文化,再到綠水青山的自然景觀,每一個身處這座被工業雕刻的城市里的人大概都會有同樣的感受:它像是一臺永不停歇的電機,卻在每個齒輪咬合的間隙,悄悄生長出讓人想扎根的煙火氣。
這里的人們把“火車頭精神”時刻記在心里,既敢于拼搏、勇于創新,又在與鋼鐵打交道的過程中學會了融洽和諧、同心協力。
或許株洲真正的浪漫,就在于讓轟鳴與靜謐、效率與閑適和諧共生。
參考資料
[1]李文峰,劉長文.株洲30列A型地鐵車輛將“駛”入廣州[N].湖南日報,2007-12-11(A02).
[2]朱敏.株洲工業旅游產業發展研究[J].西部旅游,2023,(19):58-60.
[3]文國勛.湖南株洲的工業遺產[J].廣西文博,2021,(00):57-67.
[4]吳志平.株洲工業與新中國一起成長的璀璨明珠[J].湘潮,2019,(5):20-23.
[5]王衛安.株洲軌道交通裝備集群的崛起及啟示[J].新湘評論,2021,(16):52-53.
[6]中央確定湖南省4個大城市:株洲第2,岳陽第3,常德無緣 |城市百角
[7]在株洲,有一種青春叫田心!|株洲紅人館微信公眾號
[8]【獨家】關于田心,株洲人不能不了解的一段歷史……|株洲發布公眾號
[9]國家喊你減肥啦!株洲人,談減肥好難呀!|文旅株洲公眾號
[10]《向陽·花》獨家揭秘!豁出去,活下來!趙麗穎和馮小剛究竟在株洲講了什么故事?|文旅株洲公眾號
編輯:曾寶氣;校對:遇見;排版:彭圣婕
“你到過株洲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