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上海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留言板留言咨詢:“之前說會研究地鐵十一號線增購列車/增加配線的優化措施,現在想問一下進展如何?
因為近期發布的客流報告,嘉定區地鐵11號線和14號線均處于高位增長。而且由于11號線是嘉定區的生命線(只有這條線路連接了嘉定大部分街鎮),又由于五大新城嘉定新城的快速發展人口導入,11號線的客流量將進一步加大,但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
①嘉定區內雖另有地鐵13、14號線,但13號線延伸段已開始施工,再繞道分流不符實際;14號線延伸雖然會連接至安亭樞紐,仍沒辦法緩解11號線的客流壓力。再加上花橋地區的發展和客流,壓力進一步加大。
②之前去過上海賽車場站和嘉定新城站,賽車場車站周邊建筑物較多;嘉定新城站附近居民樓較多,單就這兩個車站新增配線施工難度較大。
綜上,分流重任都交給了規劃的22號線(南翔-寶山),但是根據目前的消息來看①嘉定和寶山會有寶嘉線;②中環線和外環線均會經過嘉定和寶山③嘉定快線有網傳版本會進入寶山;而且寶山自己也會有軌道交通和公交配套連接,那么22號線再去寶山是否還有必要?是否存在多條重復線路?
個人的建議是保持南翔站終點站不變,改向進入市區最終進入奉賢或者金山。理由是奉賢區存在軌交空白,且嘉定去往奉賢需橫跨整個上海,時間和距離較長;進入金山區理由是金山旁邊就是浙江且嘉定11號線連接了江蘇,可以促進長三角一體化聯動發展。
另外個人發現在規劃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就醫需求的群眾,年輕人自己生病就很不舒服了更不要說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了。而且老年人毛病較多,本身就不怎么站的穩,再讓他去擠早高峰地鐵難度較大。且以嘉定11號線為例,如此大的客流量,老年人真的有一席之地嗎?換打車方式去醫院,就會大幅增加成本,買車的成本更高。雖然現在很多三甲醫院往郊區新建院區,但人們還是偏向于總院且對癥就醫”的問題。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對網友咨詢的問題回復如下:
經了解,軌道交通11號線的客運總量確在運營的線路中名列前茅,早高峰比較擁擠,市相關部門正在開展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相關研究工作,我們會充分考慮網友的建議,作為后續開展工作的參考。
來源: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