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雙墩鎮黨委錨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目標,持續完善多元共治機制,釋放“社+N”綜合效應,以“三大抓手”著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促進基層治理蓄能提質增效。
抓牢“強基固本”,夯實基層治理堡壘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彪p墩鎮黨委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構建“鎮黨委—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組織架構。社區層面成立“黨總支”10余個,依托小區劃分“黨支部”40余個。嚴格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制度,確保黨組織建設各項任務落細落實。
推進各類黨組織“聯建共建”,針對青年人群、特殊群眾、新興行業等工作領域的短板,整合共享各類資源,組織開展黨建活動,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黨建工作由單打獨斗向互動融合轉變,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在整體融合中實現內涵式發展、系統性增效。
同步加大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力度,打造一支講政治、有情懷、善治理的骨干隊伍。黨員們以身作則,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深入群眾,傾聽民意。在雙墩鎮雙豐社區,便有38名在籍黨員積極參加社區活動,10余名“雙報到”在職黨員投身社區服務工作,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認領“微心愿”16個,用實際行動彰顯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抓好“同題共答”,凝聚基層治理合力
只有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才能激發出共治的原動力;只有讓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黨建工作才能成為城市發展中重要的“軟環境”。
雙墩鎮黨委把黨建觸角伸向社會治理的“第一道防線”,引導各社區成立黨建品牌。例如,雙豐社區以“睦鄰雙豐”黨建品牌為核心,建設“睦鄰亭”,為居民提供一個平等交流、共同協商的平臺。目前,共有10余個社區成立了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協調解決小區停車位規劃、綠化提升、非機動車飛線充電等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0余件。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探索社區“黨總支”統領、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同共治”機制,創新“平安夜巡”等經驗。借助121名“紅色小管家”的工作力量,日常走訪居民群眾2萬余戶,搜集、解決居民問題訴求3000余件,暢通民意反饋渠道,進一步激發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熱情,提升居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確保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的正確方向,形成多元主體廣泛參與基層治理的良性機制。
抓實“群眾路線”,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雙墩鎮黨委發揮“頭雁效應”抓落實,積極推行黨組織“書記項目”,構建“包聯村(社區)干部+村(社區)黨組織+群眾”的聯系機制,用好黨群服務中心、小區網格服務片站等陣地,完善“民呼我應”長效機制,打造老年助餐、家庭醫生等百姓“家門口”的幸福場景,把更多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同時,進一步完善“1456”工作法,堅持以“一核帶動”引領工作,“四微服務”紓困解難,“五社聯動”延伸觸角,“六步議事”推動善治,使社區治理更加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
結合文明創建、道路交通安全等社區重點工作,找準著力點,融入日常志愿服務的大局當中,使志愿服務精神深入人心。今年,廣大黨員深入群眾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0余人次,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亮身份、強服務”活動30余次、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50余次,有效助力政策在一線宣講、民意在一線收集、服務在一線開展、發展在一線推動。(程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