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浙江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規定,4月15日起浙江正式進入汛期。綜合研判,今年全省氣象年景總體偏差,汛期旱澇并發、澇重于旱,暴雨洪水等事件趨多趨頻,防汛防臺抗旱形勢比較嚴峻。
之所以選在4月15日入汛,主要是根據浙江發生洪水臺風的自然規律,浙江的江河洪水大多開始于每年4、5月。浙江通過地方法規明確入汛時間,便于全省上下形成統一的防汛節奏。
4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浙江省防汛備汛情況。
今年汛期主要特點
總體預判,今年浙江氣象災害偏重,主要呈現“四個特點”、面臨“四大挑戰”:
極端天氣多發
強對流天氣頻次可能增加,局地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致災性天氣風險突出,氣候多變性、復雜性特點比較明顯。
梅雨時空不均
預計今年梅汛期降水北多南少,浙北北部降水量偏多2成以上,區域性暴雨洪澇風險高;浙中南地區可能出現突發性強降水,需引起高度重視。
臺風影響偏重
預計今年影響浙江臺風較常年偏多,其中夏季有1—2個臺風嚴重影響或登陸浙江。
高溫伏旱疊加
出梅后,盛夏可能出現大范圍持續性高溫熱浪,極端最高氣溫預計達40~42℃,高溫日數偏多,需注意防范極端高溫對人體健康和生產生活的影響。
綜合氣象形勢和浙江省地域條件,研判今年浙江防汛防臺抗旱將面臨“四大挑戰”:
短板最弱在山區
從歷年災害發生情況看,最容易導致人員傷亡的是短時強降雨引發的小流域山洪和地質災害,浙西、浙中南等地區山多山高,人員避險面臨挑戰。
影響最廣在江河
浙江河流水系多,特別是汛期錢塘江、苕溪等流域易發生流域性洪水,致災風險高,對沿線群眾生產生活將帶來較大影響,江河安瀾面臨挑戰。
難度最大在海上
海上歷來是防臺風重點,特別是極端天氣狀況下要提前組織漁船、商船等回港避風,以及災害影響結束后需要有序組織出港、出海;此外,碼頭、港口、航線等需要根據天氣影響和響應等級,落實臨時管控措施,安全防范壓力大。
任務最重在城市
城市運行、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是防汛防臺工作的重中之重。短時強降雨易引發城市內澇、積水等,對城市安全運行、正常運行帶來嚴重影響;此外,高速公路、國省道干線、農村公路等重點部位易發生塌方、滑坡等情況,需引起高度關注。
汛前工作準備情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王浩書記、劉捷省長多次作出批示要求。(點擊藍字查看詳情)。(點擊藍字查看詳情)。
截至目前,汛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簡要用4句話來概括就是:責任上肩、隱患清零、基礎夯實、保障到位。
責任落實方面
省防指辦將于4月15日入汛當天,公布全省11個設區市、90個縣(市、區)的114名防汛防臺抗旱行政責任人名單;各級防指也將同步公布4.6萬名市縣鄉村四級包保責任人,真正做到責任上肩、到崗到人。
此外,針對老弱病殘幼等重點人群,各級防指已落實“一戶一策”轉移責任人,人員轉移期間要求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轉移,全力確保群眾安全。
隱患排查方面
今年以來,各級各部門搶抓汛前“窗口期”,聚焦地質災害、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庫河網、城市內澇和城市安全運行、海域安全、交通安全、安全生產、旅游安全等8個重點領域,全面開展了“拉網式”風險排查,對排查出的問題隱患,屬地均按要求落實閉環管控,確保各類風險隱患動態清零。
基層基礎方面
年初,省政府將基層防汛防臺體系建設納入民生實事項目,今年要推進800個鄉鎮(街道)基層防汛防臺體系提能升級建設。當前,各地正有力有序推進,主汛期前將全面完成建設,投入實戰運行。
此外,水利、住建等相關成員單位也在全力“打基礎、夯基石”,持續加快防汛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動防御工程再上新臺階。
應急保障方面
據統計,全省各級已儲備各類應急物資1.99億件、總價值約37億元,特別是針對極端情況下應急通信保障問題,為全省1.6萬余個多災易災村配備了衛星電話,汛前均已全面調試到位。
同時,省市縣鄉四級共編組各類應急救援隊伍2371支、9.4萬余人,全時備勤備戰,遇到突發狀況迅速投入搶險救援。
此外,積極推進巨災保險服務工作,強化保險等市場機制在風險防范、災損補償、恢復重建等方面補充作用,盡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和影響。
下步工作安排
進入汛期,意味著全省上下已進入實戰大考階段,重點將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動態排查風險隱患
按照“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繼續滾動開展災害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對排查出來的風險,逐一建立“一風險一清單”,嚴格整改、跟蹤銷號、動態清零。大家平時如果發現身邊存在災害風險隱患,也可以及時報告社區、鎮街或者報警求助。
全面開展應急演練
梅汛期到來前,浙江將持續推進防汛防臺萬人大培訓,特別是針對山區、海島、城市、農村等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災害風險全面開展防汛防臺應急演練,確保省市縣鄉村全覆蓋。
省防指辦發出倡議: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單位、學校、社區組織的防災避災演練,通過參與演練,熟悉掌握逃生路線,掌握安置點位置,掌握各項應急技能,努力做到“人人能自救、個個會逃生”。
動員全民防災避險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責任人”,特別是極端天氣災害來臨前,屬地鄉鎮(街道)、村(社區)會根據災害風險研判及影響區域,組織危險區人員轉移避險。
希望大家密切關注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做好自身安全防護,一旦接到轉移指令,一定不遲疑、不拖延,要立即行動,發動家人和鄰里,第一時間轉移至安全地帶,以實際行動守護自身安全。
閱讀更多:
來源:浙江發布
一審:應霞艷
二審:方子龍
三審:趙菊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