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心有大我、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用學識與智慧詮釋師德本義、展現楷模之姿;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懷抱理想、腳踏實地、敢想敢為,以勇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積極進取的昂揚風貌唱響青春之歌……求知若渴爭朝夕,篤行不怠正學風,全媒體中心系列報道《身邊》,今天帶你走進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高龍彬老師的故事……
多年來致力于
東北近現代史和哈爾濱城市史研究
以細膩的筆觸刻畫
哈爾濱獨特的歷史風貌
他走街串巷踏查歷史文化遺存
“登堂入室”拜訪歷史的見證者
將歷史研究的成果與經驗
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他積極發揮專業優勢
為哈爾濱和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
他是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教師
高龍彬
高龍彬,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理事與黑龍江省哈爾濱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冷戰史、俄國(蘇聯)史(俄國僑民史與中俄關系史)、猶太史(猶太人來華史與猶太思想文化史)及東北史(東北近現代史與東北城市史)等。發表專業論文30余篇,其中2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1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等多項。
01|專業研究 中外并重
高龍彬專注于專業研究,2024年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哈爾濱城市史:樞紐與窗口》專著,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副會長、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何一民教授等在《2024年中國城市史研究回顧》中評價該書,“高龍彬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哈爾濱作為交通樞紐和多元文化交通城市的獨特歷史風貌”;天津城史專家、《天津日報》主任編輯羅文華在《津城冰城文脈通》里評論該書,“高龍彬先生對哈爾濱城市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值得我們在研究天津城市史時予以借鑒”等。
高龍彬的論文《The Polish Expatriates in Harbin》(《哈爾濱波蘭僑民》)發表在《Slavic Studies in China》(《中國斯拉夫研究》)后,引起了中外學者和原居哈爾濱僑民的關注。波蘭共和國什切青市哈爾濱人俱樂部副主席耶日·柴耶斯基(Jerzy Czajewski)與他取得聯系,并就波蘭僑民在哈爾濱的社區建設、日常生活、組織機構等進行了交流。
高龍彬獲得202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美國‘哈佛蘇聯社會制度項目’及其影響研究”(24BSS013),參與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般項目“俄羅斯民族意識研究”(19BGJ060)與202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藏1950年中國共產黨檔案文獻的整理與研究(21&ZD031)”。 主持完成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一般項目,參與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重大委托項目等。
02|課堂教學 內外并行
高龍彬看重研教一體化,他強調雙“text”,一個是作為文本的“text”,另一個是作為語境的con“text”,歷史研究是文本與語境的對接與融合。“歷史學即史料學”強調的是歷史研究的條件,以史帶論,而不是以論帶史,最終是史論合璧。從史料到史料學,史學、文學與哲學等都強調史料學在各自研究中的重要性,重返歷史現場,讓文本說話。從史料學到文本學,都需要史料的收集、整理與研究。
高龍彬總結了“國際視野、微觀研究、價值判斷、現實關懷”16字的歷史研究經驗。史料的“田野”收集是一個視角 , 也是一種方法。“田野”不僅需要“腦”, 也需要“腿”。歷史研究不僅需要研究者在故紙堆里爬梳文獻,也需要走街串巷踏查歷史文化遺存,“登堂入室”拜訪歷史的見證者,再現口述歷史的多彩絢麗畫卷,探賾歷史淵源,從而拓展研究的“視野”。高龍彬把歷史研究的成果與經驗運用到教學中,他的《世界近現代史專題》相關教案入選首屆“黑龍江省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高龍彬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口述歷史、影像史學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哈爾濱歷史與文化》校選通識課上,他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激發學生“愛國從愛家鄉開始”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教與學的融合中,他與學生互相促進,共同發展。他以歷史為切入點,實現文史哲的貫通,開展跨學科或融學科實踐。他還積極指導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通過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03|社會服務 政民并舉
2024年哈爾濱旅游熱以來,高龍彬在科研教學、宣傳服務、建言獻策等方面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哈爾濱和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他參加學院的中央大街志愿服務隊,向各地游客講解中央大街、哈爾濱和黑龍江歷史文化。他不僅參與講解,也會指導學生,以實現志愿服務的準確性與有效性。他參與的志愿服務活動得到了社會與有關部門的認可,喜聞樂見的宣講形式深受各地游客喜歡,其間,接受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與哈爾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的采訪。
高龍彬關注哈爾濱旅游熱,刊發了《北國風光 頂流“爾濱”:歷史文化名城哈爾濱掠影》等文章,接受了《工人日報》、中新社等媒體采訪,解讀哈爾濱爆火背后的內涵。他走進哈爾濱歷史文化沙龍、“金周末·冰城寶藏”講述地圖中的哈爾濱歷史文化故事。他作為主講嘉賓,參加哈爾濱市圖書館與哈爾濱廣播電視臺主辦《一書一城第55期·〈哈爾濱城市史:樞紐與窗口〉:細說冰城歷史 見證城市變遷》的錄制等等。他還向黑龍江省圖書館、黑龍江省文學館、哈爾濱市圖書館、哈爾濱冰雪文化博物館等捐獻文獻資料。
“通過志愿服務,實現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這不僅實現了我自己的學術夢想,也為我的第二故鄉哈爾濱做了貢獻”,高龍彬說。
圖文來源 |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排版 | 金松琦
責任編輯|王思聰 孫晟偉 金松琦
二審 |張笑雷
三審 | 肖博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