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圖為夏鳳玲在查看影像檢測結果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重慶市潼南區古溪中心衛生院放射室已響起DR機(醫學影像檢測儀器)運轉的嗡鳴聲,夏鳳鈴已開啟了一天的工作。
夏鳳鈴個子不高,留著一頭長發,操作儀器時,動作順暢,神情專注;與病人溝通的時候輕聲細語,但談起加入“三支一扶”計劃的選擇,她的眼神透露著堅定。
2024年從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夏鳳鈴放棄了實習醫院帶教老師拋出的橄欖枝和三甲醫院助理規培的機會,選擇回到家鄉潼南,成為一名支醫人員。
因醫院放射科缺人,夏鳳鈴被安排到了影像崗位。這跟夏鳳鈴所學的臨床醫學專業差距較大,復雜的設備參數和陌生的解剖圖譜并沒有嚇退夏鳳鈴,她從最基礎的擺位學起,認真鉆研每一個細節,對照《醫學影像技術》教材反復演練,在筆記本上繪制出上百幅體位示意圖。在老師的指導下,她學會了如何精準地拍攝DR影像,如何通過細微的影像變化發現潛在的病情。她利用遠程診療系統,與上級醫院的專家保持密切聯系,學習先進的診斷技術和理念。短短三個月,她便能獨立值守,如今已為上千名患者提供影像檢查服務。“雖然我現在還沒有診斷權,但我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患者提供準確的檢查結果。”夏鳳鈴說。
入職第二個月,夏鳳鈴就遇到了一次考驗。一位中老年女性因摔傷來到醫院做胸部和肩部檢查。影像拍攝結束后,夏鳳鈴在查看肩部穿胸側位的影像時,敏銳地發現患者的胸骨骨質結構似乎不連續。她立即向老師報告了這一情況。老師帶著她再次為患者查體,重新拍攝了胸骨側位,并聯系遠程診斷專家重新閱片,最終證實患者胸骨存在骨折。“小夏,你很細心!如果不是你及時發現,這個骨折可能就被漏掉了。”老師稱贊道。她卻謙虛地說:“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關乎患者的生命健康。”
工作之余,夏鳳鈴并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她利用業余時間復習專業知識,同時也準備提升自己的學歷。她說:“基層醫療需要更多專業的人才。我希望自己能不斷進步,為家鄉的醫療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本期編輯:王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