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曾在1月份的告別演說中,警告稱美國權力集中在少數富豪手中,將會對美國產生巨大的威脅,當時,許多人并未重視。
圖片來自于網絡
可如今看來,這一切似乎都應驗了,特朗普上任短短幾個月,美國就發生了多個方面的變化,美國的國際信譽受損,社會矛盾激化,經濟失衡加劇。
圖片來自于網絡
曾經繁榮的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焦慮和迷茫,甚至多位經濟學家都認定,美國經濟衰退或將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么在特朗普的帶領下,美國是否會成為世界第二呢?
拜登的預言
2025年1月15日,拜登總統在白宮發表告別演說,他滿頭銀發,神情凝重,他的話語如同警鐘,語氣中帶著深深的憂慮,他講述著美國正在面臨的困境。
圖片來自于網絡
他直言不諱地指出,少數超級富豪掌握了過多的財富和權力,對美國的民主制度構成了威脅,他擔心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正在扼殺普通民眾的聲音,信息爆炸和虛假新聞掩蓋了真相,美國夢正在逐漸消失。
圖片來自于網絡
“今天,美國正在擁有極端財富,權力和影響力的寡頭政治,這實際上威脅著我們整個民主體系……我想提醒這個國家一些讓我十分憂慮的情況,那便是權力正危險地集中在少數超級富豪的手中。”
可惜的是,拜登的聲音很快就被嘈雜的政治環境掩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接下來的幾個月,美國的情況急劇惡化,下滑的速度讓人震驚。
圖片來自于網絡
社會矛盾激化,經濟發展失衡,國際影響力減弱,一切都驗證了他的預言,朝著他所說的方向發展,特朗普的政策并非解決問題的良策,反而加速了美國衰落的進程。
他將目光短淺的民粹主義和贏者通吃的零和博弈思維推向極端,為了滿足眼前的政治需求,不惜犧牲國家的長期競爭力,最終使美國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
社會撕裂與經濟失衡
圖片來自于網絡
特朗普時期,美國國內的“文化戰爭”愈演愈烈,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矛盾被激發,社會變得更加分裂。
少數群體的權益被特朗普政府壓制,比如限制跨性別者使用公共設施的行政命令,直接引發了大規模抗議,全國各地有五十萬人參與,他們走上街頭,手舉標語,上面寫著“政府踐踏人權”,表達對政府的強烈不滿和失望。
圖片來自于網絡
此外,LGBTQ+群體的權益也受到系統性壓制,“反覺醒運動”成為了政府的政治口號,進一步加劇了社會各界在價值觀上的沖突。
正如拜登所言:美國民眾正遭受大量錯誤與虛假信息的沖擊,這導致了權力的濫用,民眾被各種真假難辨的消息搞得暈頭轉向,一些有權之人也因此濫用他們的權力。
圖片來自于網絡
而特朗普強硬的移民政策也讓情況更糟糕,大規模遣返的做法不僅沒解決問題,反而讓不同種族之間的矛盾更深。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的經濟政策非但沒有美國經濟得到緩解,反而使得貧富差距更加懸殊,無論關稅政策結果如何,受益最多的仍舊是富人。
圖片來自于網絡
由于關稅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工薪階層的實際收入下降了2.3%,削減醫療、補助這類民生支出,放松對金融機構的約束。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些做法被批評是“偏袒有錢人”,加劇了中產階級困境,也給社會穩定帶來風險,比如2025年達拉斯發生的踩踏事故,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政府管理水平下降,公共安全保障出了問題。
孤立與信任危機
圖片來自于網絡
特朗普上任后立馬退出氣候協定和世衛組織,還對很多國家加征高額關稅,甚至警告盟友不能反擊。
這些行為嚴重破壞了國際合作,讓大家覺得美國不再可靠,加速了大家遠離美國的趨勢,就像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的:“美國已不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伙伴。”
圖片來自于網絡
蘋果、特斯拉這樣的公司,不得不把生產線搬到東南亞,歐盟、日韓加快了和中國搞自由貿易協定的速度。
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大幅下降42%,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里所占的比重也跌到了58%以下,這都直接源于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些變化顯示出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經歷調整,美國政策的影響正在顯現,特朗普對待盟友的方式類似于“軍事勒索”,這讓美國失去了重要的戰略伙伴。
他曾要求北約盟友大幅增加軍費開支,甚至達到GDP的5%,同時向日韓施壓,要求他們支付更高的“保護費”,這些舉動并未提升美國的影響力,反而導致盟友不再信任美國,轉而尋求其他安全保障。
圖片來自于網絡
德國和法國明確拒絕了特朗普的要求,并且開始積極推動歐洲自主防務體系的建設,這意味著歐洲國家希望在安全問題上擁有更多自主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也因此變得名存實亡,美國過去非常看重的盟友關系,現在面臨瓦解的風險。一份報告顯示,各國對美國能否切實履行安全承諾的信心,正在大幅下降。
圖片來自于網絡
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報告更具體地指出,到2025年,這種信任程度可能會跌到冷戰結束以來的最低點,這意味著美國的國際地位將受到嚴重挑戰,并可能影響其在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
而美國過度使用制裁手段,不僅沒有增加美國在國際上的威懾力,反而推動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
圖片來自于網絡
中俄兩國的能源交易現在普遍使用本國貨幣結算,沙特阿拉伯也開始嘗試用人民幣結算對中國的石油出口。
美元的優勢地位面臨挑戰,高盛甚至預測,如果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持續高于6%,那么美元有可能在十年內失去其儲備貨幣的地位。
圖片來自于網絡
這些變化表明,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正在受到挑戰,不再像以前那樣穩固,正如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所說:“這不是普通的經濟衰退,而是一場重塑世界秩序的結構性危機!并且這場危機中,沒有所謂的絕對贏家,只有幸存者。”
不可避免的命運?
2025年,美國衰落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人們關心的是這個過程會加速還是減緩,美元不再像以前那樣堅挺。
圖片來自于網絡
曾經的世界領導者,現在正遭受著來自國內和國際的雙重挑戰,拜登總統在離任演講中警告的“寡頭政治”和“權力濫用”,現在已經變成了真實的狀況。
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正在經歷深刻的轉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美國真的逃脫不了衰落的命運嗎?也許答案本身并不重要。
圖片來自于網絡
關鍵在于,如果美國不再主導國際規則的制定,當它的社會共識被嚴重分裂時,那么即便美國仍保持強大,可能也難以避免成為“世界第二”的結局。
這樣的轉變意味著美國影響力的減弱,以及國際格局的重大改變,美國的未來會怎樣發展?這個昔日的超級強國,究竟是能夠再次達到巔峰,還是逐漸衰退下去?
參考信息
1.原文登載于環球網2025年04月14日關于“橋水基金創始人:特朗普關稅政策或令美國陷入‘比經濟衰退更糟糕’的局面”的報道
2.原文登載于中國新聞網2025年01月16日關于“總結政績、發出警告:拜登發表告別演說,信息量很大”的報道
3.原文登載于紅星新聞2025年01月16日關于“拜登告別演講警告美國正形成‘寡頭政治’,擔憂美國人被虛假信息‘淹沒’”的報道
4.原文登載于東南網2025年04月11日關于“美聯儲官員警告通脹風險‘顯著上升’ 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或高達60%”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