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信息
南部奧體中心附近一精裝修辦公室轉讓,面積140多平,單屋獨棟玻璃房,視野開闊,停車方便,水電設施齊全,裝修風格簡單大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現場考察,轉讓價格面議!(聯系電話:19960865678)
———— 以上內容為廣告 ————
本文由尋美南部(原南部傳媒)推送
睡夠10小時還是覺得累?
同樣都是睡覺
有人睡醒精力充沛
有人卻感覺疲憊無比
可能差在了這里——
沒選對入睡時間
選對時間睡
確實能休息得更好
那么,睡眠“黃金時段”
到底是幾點呢
為什么醫生總建議晚上10點入睡?
這是睡眠黃金時間!
01
中醫:晚上10點多是最適合入睡的時間
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全毅紅曾發文表示,中醫認為,子時(晚上11點~凌晨1點)和午時(中午11點~下午1點)是一天中最適合睡覺的時間,能快速幫助人體修復損傷、養精蓄銳,達到最佳狀態。
比如,從晚上10點半開始準備入睡,11點左右可以進入睡眠狀態,一直到早上6-7點,也就是卯時或辰時,效果最佳。
02
西醫:晚上10點褪黑素分泌“黃金時間”
北京航天總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董文輝介紹,通常晚上9點或10點大腦開始分泌褪黑素。隨著褪黑素分泌的增加,身體會出現睡意,提醒你就寢時間到了。
褪黑素可以縮短睡前覺醒時間和入睡潛伏時間,改善睡眠質量,減少睡眠中的覺醒次數,縮短淺睡時間,延長深睡眠階段,使次日喚醒閾值下降。
我們在晚10點到凌晨2點處于睡眠狀態,可以獲得最佳的激素分泌和恢復效果。這段時間可稱為“黃金時間”。
2021年《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公開》發布的一項涵蓋26個國家、13.6萬余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晚上10點以后上床睡覺和每天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肥胖和腰圍過大,而且白天補覺并不能抵消這種風險。
03
睡眠時間更充足——防癌、避免炎癥
晚上10點前就睡覺的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多睡會兒,每天能比平時多出1到2小時的睡眠時間。而那些每天睡眠不足的人,總是感覺累,不停地打哈欠,頭暈乎乎的,整個人都沒精神。但除了這些我們能明顯感覺到的不舒服,其實還有一些看不見的危害在偷偷影響我們的健康。
2023年一項刊登在美國科學期刊《細胞》上的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引發全身炎癥風暴。睡眠不足會增加腦內前列腺素D2產生和經血腦屏障的外流,并在外周引發細胞因子風暴。
圖源:研究截圖
睡眠不足會導致非特異性炎癥標志物C反應蛋白的含量明顯增高。這種蛋白也是心血管疾病、卒中、癌癥、抑郁癥等多種疾病問題的一個預測因子。研究人員推測,細胞因子風暴表現為促炎細胞因子的過度釋放,并引起器官損傷。
04
第二天起床更早——告別負面情緒
“心情低落,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情緒不佳,看什么都容易動怒”,正成為不少現代人的日常寫照。然而,你可能未曾意識到,這樣的情緒狀態或許正悄悄與你的作息不規律相關聯。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的科研團隊,在2021年于《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僅僅通過每天提前一小時入睡并早起,就能顯著降低罹患重度抑郁癥的風險,降幅高達23%。這再次強調了規律作息對維護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圖源:研究截圖
研究人員分析了近84萬個成年人數據發現:他們平均在晚上11點入睡,在早晨6點起床。那他們的“睡眠時間中點”(入睡時間和起床時間的中間點)為凌晨3點。而如果將“睡眠中點”每提前1小時,罹患重度抑郁癥風險將會降低23%。
換言之,當你將整個睡眠周期提前1小時,比如從平時習慣的“晚上11點入睡早上7點起床”,調整到“晚上10點入睡早上6點起床”,能夠顯著減少患抑郁癥的風險,減少你的不良情緒。
05
早餐可以早點吃——抗衰老又防病
2024年6月《食品與功能》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早餐吃得太晚,會加速衰老。早餐吃得晚的人表現出更大的身體生物年齡,加速衰老的發生率也更高。
圖源:研究截圖
研究分析了平均年齡為46.5歲的16531名參與者,并計算他們的表型年齡,以反映他們身體的實際年齡。
研究發現,早餐吃得較晚的人,會加速生物衰老。其中,與早上6點吃早餐的人相比,10點才開始吃第一餐的人表現出更大的生物年齡,加速衰老的發生率增加25%。
不僅如此,早餐提早1小時吃,會降低糖尿病風險。2023年《國際流行病學雜志》刊發的一項涵蓋超10萬人的研究發現,與習慣早晨8點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點之后吃早飯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概率更高,高出59%。
圖源:研究截圖
研究人員依據不同的吃早餐時間,將全部的參與者被分為了3組:
第1組
8點前吃早餐的人:占44.77%
第2組
8-9點吃早餐的人:占35.78%
第3組
9點后吃早餐的人:占19.45%
與早上8點前吃早飯的人相比,9點之后才吃早餐的參與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升高。研究人員表示,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和血脂控制,以及胰島素水平。
改善入睡時間
試試這3點
01
睡前90分鐘遠離電子屏幕
褪黑素的分泌與光線息息相關,環境越暗,褪黑素的分泌越充分,有助于我們更快入睡。董文輝醫生提醒,睡前遠離電子產品尤為重要。電腦、手機等設備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擾身體的生物鐘,進而影響睡眠質量。因此,建議在睡前90分鐘內盡量避免使用電子設備。
如果實在需要使用手機,可以嘗試“聽代看”的方式,選擇一些適合睡前收聽的節目或影視劇音頻。這不僅能夠減少藍光的影響,還能幫助放松身心,為睡眠創造更好的條件。
02
最好睡前30分鐘再上床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葉京英指出,睡覺時不宜過于焦慮。一些人早早洗漱完就躺在床上“等待”睡意,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建議在睡前30分鐘或感到困意時再上床休息,同時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今天9點睡、明天12點睡的不規律行為,這樣才能幫助身體逐漸建立穩定的生物鐘,提升睡眠質量。
03
從早睡15分鐘開始調整
對于那些作息時間較晚的人來說,直接調整到早睡可能會比較困難。此時,可以嘗試循序漸進的方式,每天比原來的入睡時間提前15-30分鐘。
例如,一個人原本凌晨3點睡、8點起床,可以先固定這一時間,白天正常工作且不補覺。2-5天后,將入睡時間提前至凌晨2點30分,再過2-5天提前至2點。以此類推,逐步恢復到理想的作息時間。此外,白天多曬太陽、適度運動,也有助于改善睡眠節律,讓身體更快適應新的作息安排。
通過以上三點的調整
結合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僅可以逐步改善入睡時間
還能有效提升整體睡眠質量
來 源 | 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無錫博報
點擊正文卡片關注我們
南部人身邊的大事、小事都在這里
廣告爆料
聯系電話
(微信同號)
感謝您抽出· 來閱讀此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