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不能只用薏米,分清濕熱寒濕,有的濕氣要用白術
有人天天煲“祛濕湯”,喝了卻不見濕氣減少。原因可能是,他用錯了藥材。
說到祛濕,人們多先想到薏米。其實,在很多時候,白術更適宜。
白術與薏米所針對之“濕”有所不同。白術能祛的,為脾胃氣虛導致的濕。
脾胃好比人體的一臺抽水機,脾胃功能不好,就沒有動力把體內的“水濕”很快抽出去,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濕阻中焦。濕阻中焦,表現為神疲乏力、消化不良。白術健脾胃,故能祛濕。
白術祛濕有一個其他祛濕藥無法替代的好處,那就是不傷陽氣不傷脾胃,而且是從根上祛濕,是治本而不是治標。為什么祛濕白術可以治本?因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脾一旦運化失常,濕氣就會源源不斷產生,白術可以健脾,健脾就是祛濕。
另外,白術本身就可以祛濕,可以把脾胃的水濕氣化成可以被身體利用的津液。白術還有一點補脾的功能,所以白術祛濕一點不傷正氣。
白術具體怎么用呢?可以加水熬半小時,代茶喝。如果你胃寒不敢吃涼的,可以加3-5片生姜配合來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術性偏溫燥,因此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渴者不宜服用。建議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服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