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適合脾胃虛寒的一味中藥——飴糖
中國人很早就吃糖,不過吃的是飴糖,而不是今天常見的蔗糖。
古人將麥芽糖稱為“飴糖”,因為性質甘溫,其本身就有和胃健脾和益氣補中的作用,張仲景的名方大建中湯和小建中湯里都有其參與。
小建中湯,既有建脾陽的一面,也有補脾陰的一面,陰陽雙補。
飴糖、桂枝、白芍、生姜、棗、炙甘草
飴糖、生姜、大棗、炙甘草暖中焦脾胃。白芍疏肝氣,利筋脈。桂枝外能解表,內能和中,有通陽化氣祛寒邪,利營衛之效。共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
小建中湯是肝脾同治的方子。小建中湯所治療的腹痛,是肝血虛兼有寒引起的腹中血絡拘急。方子里芍藥補肝血緩急,飴糖溫通血絡兼疏肝。
張仲景補脾喜歡用人參,理中湯就用人參。飴糖只是在大建中湯、小建中湯里用,不是為了補脾,而是為了溫通血絡疏肝。
飴糖是麥芽加各種谷物淀粉熬制的,有種子的升發之氣,所以能入肝疏肝。
之所以用飴糖不直接用麥芽,是因為芍藥用多了容易拉肚子,這又是個虛證,所以用了飴糖,用飴糖就不拉肚子了。
飴糖不能用冰糖或者蜂蜜代替,冰糖和蜂蜜都不能疏肝通絡,也不能減緩芍藥的藥性。
文中所講方藥僅供分享, 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辯證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