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25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媒體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就“全民智駕”、DeepSeek、“人工智能 +”等汽車智能化焦點話題發表了深刻見解。其中,談到全民智駕時,他著重強調,全民智駕主要說的是智能駕駛技術,‘智’是智能的‘智’,不是自動駕駛的‘自’,是全民智能駕駛,不是全民自動駕駛。”
歐陽明高表示,目前,汽車行業正處于智能導航輔助駕駛(NOA)的普及階段,NOA屬于L2級,至多是L2+級智能輔助駕駛,或者說是部分自動駕駛。在這個階段,司機必須時刻關注路況,不能離開方向盤。
對于下一步難度更大的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L4級高級自動駕駛的推廣,歐陽明高院士持謹慎態度,認為需要循序漸進,暫時不宜提全面自動駕駛。
歐陽明高認為,涉及安全,需要先通過智能輔助駕駛讓消費者適應,同時利用這一過程搜集大量數據。沒有全民智能駕駛所積累的數據,L4級高度自動駕駛就難以實現。
他預計,到2030年,基于先進的端到端大模型,L4級全自動駕駛在中高級乘用車上會實現規模商業化。
推動以智能駕駛為核心的智能化功能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智能駕駛已然成為汽車智能化發展階段的核心競爭點。2024年被視為整車智能駕駛的元年,智能駕駛技術正從高端市場加速走向主流市場。端到端大模型的應用、輕量化傳感器方案以及大數據與算法的提升是智能駕駛技術的關鍵進展。如今,多家頭部車企如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整車廠商都在加大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投入,推動技術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從智能網聯汽車企業自動駕駛技術階級布局來看,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發展戰略。比亞迪、長城等傳統主機廠采取從L1到L5漸進式提升路徑,穩扎穩打地推進技術升級;“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則瞄準L3階躍式發展,試圖在智能駕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百度、華為等科技公司更是劍指變革式引領。
前瞻產業研究院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保持樂觀態度,認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市場主流。初步預測到2029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或將突破兩萬億元。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外籍)張亞勤在其新書《智能涌現——AI時代的思考與探索》中指出,自動駕駛將成為萬億級賽道,其核心優勢在于提升交通安全、效率和環保水平。他特別強調自動駕駛從單車智能向車路協同的發展趨勢,并指出這一領域對中國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車路協同能夠實現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之間的信息交互和協同控制,進一步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效率,推動整個交通系統的智能化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指出,全球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持續高速發展,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465萬輛,滲透率達到22%。全球主流主機廠已經規模化量產搭載L2級智能駕駛系統,L3級進入準商用階段,L4級已經在規模示范。
前瞻產業研究院作為更懂中國產業的科技型決策智庫,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所”,希冀發揮“產業研究+大數據+技術洞察+招商資源前置”的獨家特色產業規劃服務,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學、又前瞻、更落地的產業規劃整體咨詢方案。不僅提供產業規劃、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和項目運營等綜合服務,還提供海洋經濟產業數據大屏監測、產業鏈圖譜編制、專項政策編制及培訓指導。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ICV)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