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洲已準備好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據報道,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中表示:“我們隨時準備與美國進行談判。事實上,我們已經提出了工業品零關稅的提議,正如我們與許多其他貿易伙伴成功做到的那樣。歐洲隨時準備達成互利協議,這一提議始終有效。”她接著說:“但我們也準備通過反制措施作出回應,捍衛我們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兩巨頭法國和德國目前的態度比較強硬。法國總統馬克龍建議法國公司暫停在美國的投資。德國副總理、經濟事務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則嚴厲譴責美國政府對關稅的計算方法荒唐,并說美國處于弱勢地位,歐盟可以在制藥業等領域打擊美國。他還嘲諷馬斯克,說馬斯克提出美歐零關稅,是因為看到關稅戰給他本人帶來巨大損失。
馮德萊恩(資料圖)
近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美國保守派媒體新聞極限主持人羅布·施密特采訪時,將矛頭對準了歐盟領導層。他警告稱,歐盟面臨的最大威脅并非來自外部的俄羅斯或中國,而是源于其內部政策的失敗。萬斯對歐洲在移民、國防開支和對待政治反對派等方面的做法表示擔憂。萬斯說,正是其移民政策摧毀了歐洲的“文化基石”,正是其經濟政策削弱了歐洲的競爭力。
萬斯的這一番說辭,當然不是為了給中俄“正名”,而是帶著更深層次的目的。首先,萬斯將歐洲目前面臨的種種困境,歸咎于歐盟內部政策的失敗,無疑是想引導歐洲民眾對歐盟或歐盟內各國領導層的不滿。其次,萬斯直指歐盟各國對待政治反對派的做法錯誤,顯然是沿用了特朗普政府的一貫主張。在歐洲,政治光譜呈現出左右分化的格局,而特朗普本人及其背后的政治力量,始終傾向于扶持右翼,試圖打破歐洲原有的政治平衡。萬斯此舉,正是在為這種策略繼續“踩油門”。
萬斯(資料圖)
在27個成員中,只有法國和德國主張采取強硬手段,回敬美國的貿易打擊;而剩下的25國,卻紛紛主張以談判為先,甚至勸歐盟避免激化矛盾。其中,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立場尤為鮮明。他們不僅反對針鋒相對,反而勸告歐盟“不要挑起沖突”。在這種情況下,歐盟本該展現出的集體意志被嚴重削弱,內部意見分裂,反倒讓美國找到了施壓和分化的突破口。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歐盟已經多次向美求饒,卻沒有換來絲毫讓步。特朗普似乎早已將歐盟視為提款機,而非盟友。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歐盟卻還要充當中美之間的"和事佬",這種角色錯位不禁讓人思考:歐盟是否應該重新評估自己的戰略伙伴選擇?與其向不領情的美國低頭,或許與同樣面臨美國關稅壓力的中國尋求更緊密的合作,才是一條更明智的出路。面對共同的挑戰,中歐本應結成更緊密的合作伙伴,而非各自為戰。兩大經濟體的互補性合作恰如拼圖的兩塊完美契合,一方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制造能力,另一方則具備領先的技術和創新優勢。
馮德萊恩(資料圖)
歐洲若想改變這一困境,首先必須正視內部問題。在應對美國問題上,歐盟必須摒棄分歧,團結一致。歐洲不能再繼續充當美國的 “附庸”,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否則,在美歐關系中,歐洲將永遠處于被動地位,其在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的影響力也將逐漸減弱,最終淪為美國的 “棋子”。歐洲需要一場深刻的變革,重新審視自身定位與發展方向,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出路,實現真正的獨立與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