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報”
一粒種子,孕育了豐收的希望;一粒種子,蘊藏著增收的“密碼”。
近年來,榆林持續開展種業振興“五大行動”,聚力推動農業“芯片”提檔升級,讓“陜西第二糧倉”迸發出新活力。
在大地種業公司育苗大棚里,工人們正在開展剪苗擴繁作業。閆宇濤 攝
技術助力種苗品質提升
清明時節已過,塞上大地暖陽高照。記者在陜西大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地種業公司)組培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正忙著查看通過莖尖剝離、組織培養、病毒檢測(3個環節需經過約3個月時間)后篩選出的馬鈴薯、紅薯脫毒試管苗長勢。在實驗室的無菌條件下,脫毒試管苗將通過快繁技術繁殖出大量脫毒苗。生長半個月后,這些脫毒苗將會被移植到潮汐智能育苗溫室中去。
走進大地種業公司的溫室大棚,滾滾熱浪撲面而來。為確保脫毒苗快速成長,溫室大棚采用電力取暖,溫度常年保持在25攝氏度至35攝氏度之間。“我們采用的是離地苗床設計,離地70厘米的苗床為脫毒苗提供了更好的生長環境,工人們站著就可以作業,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無土栽培使用的蛭石一年一換,更好保證了種薯的整體品質。”大地種業公司總經理郝永康說。
據了解,大地種業公司繁育的脫毒紅薯苗,在生長到15至20厘米時就可剪苗進行葉節扦插,以苗繁苗的方式切實提高了脫毒苗的繁殖效率。經過大田栽種,這些脫毒紅薯苗在秋季會產下大量紅薯原種,隨后銷往內蒙古、寧夏、山東等地。相關地區的育苗企業,則會利用這些紅薯原種進行脫毒育苗,由此培育出高質高產的無病毒種苗。
“近年來,我們育成的陜薯1號品種,因產量高(畝產量達到3.5噸)、口感好、抗病性強深受廣大種植戶青睞,年銷售量達到7000萬株,可完全滿足全市種植戶的用苗需求。”郝永康說。
“真金白銀”扶持種子企業
大地種業公司的蓬勃發展,是榆林聚力推動全市種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榆林全面加快現代種業振興步伐,制定出臺《榆林市關于支持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的實施細則》,明確提出對科研機構(單位)、種子企業、開展良種推廣的新型經營主體每年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并于日前向近兩年通過新品種中省審定登記,或實施制種基地建設的20家種業企業、科研單位發放獎補資金482萬元,通過“真金白銀”獎補加政策傾斜、技術指導等多項舉措,進一步激發種業市場主體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級種子企業11家,市、縣級種子企業15家,B證企業占全省總量的四分之一、排名陜西首位,年生產經營各類農作物種子近2.4億公斤。
在積極助推本土種子企業發展的同時,榆林還全面加大高科技育種力度,2024年在海南省樂東縣建成面積達1208平方米的科研樓,進一步提升榆林南繁基地設施條件。今年以來,科研人員在榆林南繁基地228畝的土地上積極開展新品種選育,各類作物長勢喜人。
“我們依托單倍體育種、基因重組、南繁加代等技術,通過縮短育種周期加速品種更新換代,5年間累計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50個,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6個。其中的榆單896、榆單808、金科玉3306等玉米新品種,成功填補了榆林國審品種的空白。”榆林市種業工作站副站長鄧曉峰說。
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先后育成旭豐108等玉米國審品種4個、省審品種83個,育成榆薯3號等馬鈴薯新品種、榆谷6號等谷子新品種,14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通過國家登記;以榆陽、靖邊、橫山為核心區建成玉米良種繁育基地5.2萬畝,以米脂為核心區建成小雜糧良種繁育基地3.9萬畝,以榆陽、定邊為核心區建成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培育試管苗506萬株、原原種730萬粒……
伴隨著自主選育品種的不斷涌現、制種基地規模的持續擴大,種業發展的帶動效應正在塞上大地全面凸顯。2024年,榆林糧食總產量突破260萬噸,位居全省第二;糧食單產同比提升2.85%,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2025年,我們將以種業振興‘五大行動’為抓手,持續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實現‘全市農作物良種繁育面積突破17萬畝,農作物種子質量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各類農作物良種推廣面積超過980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的總體目標。”榆林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督查專員劉喜林表示,下一步,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依托黃土高原獨特的區位和氣候資源優勢,全方位深化產學研融合創新機制,加快構建“產業主導、企業主體、基地依托”發展模式,聚力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產業鏈,重點推進種業產業協同、科技創新攻堅、種業振興提速“三大工程”,為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筑牢種業“芯片”根基。
記者 孫宇 見習記者 魏子茜 通訊員 王璨
編輯 謝婷 校對 秦學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