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陶穩
“滅蟑小能手、安全環保、對人零危害,低至5.69元一只……”隨著春季氣溫升高,蟑螂蚊蠅又到了活躍的季節,不少人購買各種藥物、粘板等用于除害,也有一部分人選擇購買白額高腳蛛、蚰蜒等,用“一物降一物”的生物防治理念除蟲。《工人日報》記者采訪發現,“生態除蟲”已經成了一門生意。
電商平臺上,等待出售的白額高腳蛛。店主阿輝供圖
4月14日,記者在一電商平臺進行搜索,看到售賣白額高腳蛛的店鋪多達幾十家。這些白額高腳蛛根據個頭大小,價格在5元至20多元不等,最值錢的是懷孕母蜘蛛,售價在40元左右。店鋪銷量為幾十只到上萬只。
不少消費者表示,相較于化學藥物除蟑,白額高腳蛛等更生態和環保,價格也相對便宜,而且除蟑效果不錯;也有消費者表示,將白額高腳蛛放至屋內,一段時間后,蟑螂還是“大搖大擺穿堂而過”,反倒是蜘蛛早已不見蹤影,“幾十元錢打了水漂”。
白額高腳蛛能有效除蟑嗎?會不會對人類生存環境產生影響?商家是否需要相關資質?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有人靠賣白額高腳蛛月入數千元
在北京工作的張女士租住在東三環一處公寓,去年8月初,她發現房間內有蟑螂出沒。“半個食指長,在衛生間里亂飛,趕不走,也不敢打死,怕留下蟲卵,滋生更多蟑螂。”無可奈何的張女士從網上買來各種藥物和殺蟲工具,但嘗試一番后,蟑螂仍“頑強”地活著。
“想過找專業人士上門除蟑,但價格偏貴,50平方米內報價699元,房間面積越大,價格越高。同時,我也擔心使用藥劑對人體和寵物有影響,而且可能除不干凈。”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在網上看到別人分享的白額高腳蛛除蟑經驗后,有些動心,“準備買兩只放房間”。
記者了解到,白額高腳蛛的特點是身軀覆蓋著黃灰色毛,八只細長的腳上均勻分布著黑色斑點,額頭處有條平整的白色橫帶,這也是其名稱的由來。它對人類無害,能有效捕食蟑螂、蒼蠅、蛾等害蟲,對家庭環境有著積極的生物防治作用。
江西撫州的阿輝是淘寶店鋪“白額高腳蛛基地”的店主,8年前他開了這家網店,目前是同類商品里銷量最高的店鋪。阿輝告訴記者,“最開始關注到這個商機,是我在網上看到蜘蛛抓蟑螂的圖片,發現這是小時候經常見到的蜘蛛,于是嘗試去找,還真找到了一些,就放在網上賣。”
白額高腳蛛捕食蟑螂的場景。店主阿輝供圖
每年入春天氣暖和后,阿輝每周都從縣城驅車到鄉下的村子捕捉白額高腳蛛。一般晚上8點出發,次日凌晨返回。“這些蜘蛛多在鄉下的老房子附近活動,晚上戴著頭燈,燈光照在房墻上,遠遠就能看到它們。運氣好的話,一晚上能捉上百只,有時四五十只。”
每年春夏季節是白額高腳蛛的銷售旺季,阿輝的店鋪月營業額在三四千元,秋冬淡季只有千元左右。阿輝長期觀察發現,白額高腳蛛的購買群體以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年輕人為主,“他們對生物防治理念的接受度更高”。
很難一勞永逸解決蟲害問題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除害確實是一種科學靠譜的防治方法,它不使用化學農藥,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許多生物防治方法對特定害蟲有很好的效果,通過建立生態平衡,能長期有效地控制害蟲。
“常見的生物除害方式包括蘇云金芽孢桿菌,可產生毒素使害蟲停止攝食并死亡,適用于多種農作物;寄生蜂,如赤眼蜂,可寄生在害蟲體內,抑制害蟲繁殖甚至致其死亡;瓢蟲、草蛉、螳螂等也可捕食害蟲。”趙力舉例說。但他也坦言,在家庭環境中,生物防治雖然生態環保,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相比化學藥物來說,見效更慢。
此外,不少消費者對生物防治體驗并不滿意。有人表示,到貨后,盒子剛打開,白額高腳蛛就跑了,從此再沒見過,家里蟑螂也沒見少;還有人投訴稱,買回家后沒幾天蜘蛛就死了,懷疑此前已經生病或者身體有缺陷。
對此,阿輝解釋說,白額高腳蛛性格膽小,受到驚擾時會迅速移動,但一般會暫時躲到角落縫隙里。阿輝還表示,“因為蜘蛛是活體,運輸過程中難免會影響其活力。為減少客戶損失,我們一般會增加發貨數量,例如,買2只發3只,買3只發5只。”
“與動輒幾百元的上門除蟲價格相比,白額高腳蛛是物美價廉的選擇。”但阿輝也坦言,“要說保證有什么效果,也不太現實,因為活體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最好把它當作一個工具,而非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辦法。”
趙力也表示,雖然白額高腳蛛對蟑螂有一定控制作用,但其效果受環境、蟑螂種類、蜘蛛數量等因素影響顯著。對于輕度蟑螂問題或特定環境,如密閉、潮濕空間內,可能效果較好;而對于嚴重蟲害或復雜環境,需結合其他方法綜合治理,包括清潔食物殘渣、封堵縫隙、減少潮濕區域,以及使用餌劑、粘板等。
大量售賣或影響人類生存環境
針對電商平臺上售賣白額高腳蛛的現象,有人擔心人工捕捉會對其種群生存,以及人類的生活環境產生影響。對此,趙力表示,該蜘蛛并非外來物種,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泛,因此人工捕捉對其影響有限。
不過,他也提醒,大量售賣白額高腳蛛、蚰蜒等,可能會對人類生存環境產生影響。“白額高腳蛛和蚰蜒都是捕食性動物,大量售賣并釋放到環境中,可能會打破原有的食物鏈平衡。例如,它們可能會過度捕食某些昆蟲,使另一些昆蟲因失去天敵而大量繁殖,從而引發新的生態問題。”
“此外,白額高腳蛛雖然毒性較弱,但其毒液可能引發人的過敏反應和炎癥,大量接觸可能增加被咬傷并引發健康問題的概率。”因此,趙力認為,一方面應對售賣進行監管,限制其無序交易,避免大量釋放到自然環境中;另一方面,應對公眾加強安全教育,讓人們了解其習性及潛在風險,避免直接接觸。
“白額高腳蛛和蚰蜒為我國普通本地物種,目前售賣無需特殊資質,但需合規經營,并遵守平臺規則。”趙力提醒,若涉及國外物種或跨區域交易,應提前向當地農業、林業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咨詢。
阿輝告訴記者,由于銷量有限,白額高腳蛛只是其工作之一,“去掉人工捕捉的成本,快遞費、塑料盒、冰袋和保溫袋、面包蟲等支出也不少,整體利潤率只有50%左右,一年下來利潤也只有一兩萬元。”
在蟲害滅治管理從業者程興勇看來,生物防治滿足了環保消費需求,有利于形成小眾市場,催生了“家庭生物防治”產業鏈。但是,要保持市場平穩有序發展,一方面經營者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誠信經營,提前充分告知消費者商品信息、使用效果,以及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損失等,避免引發非法貿易或消費糾紛;另一方面,消費者購買前也應主動了解商品情況,避免盲目跟風購買。遇到消費問題時,及時與商家溝通,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總之,應認識到生物防治是生態友好型蟲害管理的重要方向,其應用需要科學規劃與公眾教育相結合,避免商業化過程中的短視行為。在城市化進程中,要平衡好‘控制’與‘共存’的關系。”程興勇說。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