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阿斯達克財經網2025年4月8日消息,印度外長蘇杰生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后,雙方決定開啟新的貿易談判,而印度對美國高關稅表現出沉默態度,卻轉身對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關上了市場大門,同時對特斯拉的投資表示熱烈歡迎。
與此同時,印度商務部長高耶爾更是發表爭議言論,將全球經濟動蕩的根源歸因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這一系列動作背后,印度的真實意圖是什么?
它又是否可以在中美對抗的夾縫中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
高耶爾的“中國入世原罪論”站得住腳嗎?
印度商務部長高耶爾的講話核心觀點是:全球經濟不平衡的根源在于中國25年前加入世貿組織。
他認為,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對全球經濟造成了破壞。
然而,這一說法并不經得起推敲。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
這一事件不僅開啟了中國經濟全球化的新篇章,也推動了全球貿易的迅速擴張。
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業的崛起帶來了全球消費品價格的大幅下降,直接提高了包括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此過程中并非受害者,而是得到了相當大的經濟紅利。
例如,中國對印度出口的廉價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極大地降低了印度國內消費和生產的成本。
從這一點來看,高耶爾“甩鍋中國”的言論不僅缺乏事實依據,甚至有意忽視了印度自身從中獲利的事實。
印度貿易逆差背后的結構性問題
高耶爾批評中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印度對華巨額貿易逆差。
據統計,印度2022年對華貿易逆差高達1000億美元。
然而,這一問題更多是印度自身經濟結構不平衡的結果。
目前,印度工業在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占比僅為23%,而高端制造業更是乏善可陳。
這導致印度在對華貿易中長期處于弱勢地位。
相比之下,中國已經建立了高度成熟的制造業供應鏈,其在電子、電動車、機械等領域的產業優勢,使印度難以與之競爭。
高耶爾的指責本質上是掩蓋自身問題的一種策略。
印度要解決貿易逆差問題,真正的出路是通過“印度制造2.0”計劃,加快工業現代化和基礎設施建設,而非簡單地對中國采取限制措施。
印度的雙重策略:討好美國,防范中國
在全球產業鏈重塑的大背景下,印度正試圖扮演一個復雜的角色。
它一方面積極承接美中脫鉤帶來的產業鏈轉移,另一方面則對中國采取更加防范的政策。
最近,印度對比亞迪和特斯拉的不同態度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比亞迪作為中國電動車行業的領軍企業,近年來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
然而,印度卻明確表示不會開放市場給比亞迪。
盡管并未直接說明原因,但可以看出,這一決定背后更多是出于對中國技術企業的戰略防范心理,而非單純的經濟考慮。
與此同時,印度對美國車企特斯拉卻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態度。
據悉,特斯拉計劃投資30億美元在印度建廠。
印度政府對此表示歡迎,并將其視為推動“印度制造2.0”的重要契機。
顯然,印度希望借此吸引美國投資,加速承接中美產業鏈脫鉤帶來的紅利。
盡管美國對印度的鋼鐵、鋁制品,以及關鍵出口品類如仿制藥、鉆石等施加了高額關稅,印度政府卻選擇保持低調,不采取對等反制措施。
這種隱忍的策略表明,印度在當前階段更愿意通過討好美國來換取更大的經濟利益,而不是與之對抗。
印度能成為“中國替代者”嗎?
印度外長蘇杰生曾公開表示,印度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制造業的“新工廠”,以替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然而,印度能否承擔起這個角色,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印度雖然提出了“印度制造2.0”戰略,但在實際執行中面臨諸多挑戰。
例如,其基礎設施質量排名遠低于中國,政策執行過程中也缺乏穩定性。
此外,印度勞動力的整體技能水平與中國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
與此同時,越南、印尼等新興制造業國家正在異軍突起。
這些國家不僅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進展迅速,而且政策更加吸引外資。
印度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的競爭對手顯然不只有中國。
從特斯拉的投資案例來看,盡管印度政府對美國投資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但能否真正承接美中產業鏈脫鉤的紅利,仍然需要看其在政策實施、市場配套等方面的綜合表現。
機遇與挑戰:印度如何平衡中美關系?
在中美貿易爭端的大背景下,印度試圖通過“雙重策略”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它既想利用中美脫鉤的機會吸引美企投資,又希望通過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提升自身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然而,這種機會主義的策略能否持續實現長遠收益,仍然值得觀察。
高耶爾將全球經濟問題的根源歸結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僅缺乏事實依據,還暴露了印度在國際博弈中的機會主義傾向。
實際上,全球經濟動蕩的主要原因是中美貿易爭端和技術脫鉤,而非中國單方面導致。
印度在討好美國的同時,也需要警惕過度依賴美國投資帶來的風險。
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浪潮中,如何實現自主發展,而非成為美國的附庸,將是印度面臨的關鍵挑戰。
總結
印度對美敞開大門,對中國說“不”,在短期內或許能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但從長遠來看,這種策略是否能為印度帶來真正的經濟崛起,仍然取決于其自身的產業升級和政策穩定性。
全球經濟的復雜局勢下,印度需要在中美之間找到一個更清晰、更平衡的戰略定位,才能避免陷入戰略迷茫。
參考信息
觀察者網 無語!印高官竟稱貿易戰是“大好事”,怪中國加入WTO
觀察者網 陳經:學習中國建立大市場內生增長模式,我們需要正視印度經濟崛起
財聯社 特斯拉新動作:據稱計劃在印度尋找新廠 投資高達30億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