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4月14日訊 銀湖路作為同安街道轄區內的重要道路,不僅是市民日常出行和休閑娛樂的交通要道,更是通往龍泉山、羅家灣水庫及花溪公園的關鍵路段。然而,隨著春日游的火爆,該路段違?,F象日益突出,日均違停車輛超過40輛,不僅造成交通擁堵、居民出行受阻,更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由于銀湖路屬于非市政道路,未納入非現執法區域,治理一度陷入困境。為根治頑疾,同安街道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的治理模式,統籌交警、城管、綜治、網格等多部門力量,精準施策,破解這一頑疾。
街道聯合交警八分局、區交通局等區級部門召開3次聯席會議,并組織社區、物業開展4次座談。街道通過實地調研,圍繞“關鍵點位、路段軸線、片區全域”三個層級制定整治方案,明確安裝隔離護欄、強化巡查勸導等長效治理措施。
組建“交警+巡邏隊+網格員”聯合巡查隊伍,對違停車輛開展高頻次勸導,累計張貼溫馨提示單300余張,推送違停短信200余條,勸離違停駕駛員160余人次。同時,在銀湖路兩側安裝隔離護欄,物理阻斷違停空間,徹底恢復道路暢通。
社區聯合物業開展4輪宣傳活動,通過入戶講解、發放資料、微信群、QQ群推送等方式普及交通法規,引導居民規范停車,營造文明出行氛圍。
經過一個月攻堅,銀湖路日均違停車輛從40余輛降至2—3輛,降幅超95%,交通事故實現“零發生”,居民投訴清零。道路視野開闊、通行效率提升,擦掛事故風險顯著降低。居民紛紛表示:“現在出門順暢多了,安全感十足!”
▲整治前后對比照
此次整治不僅是交通秩序的改善,更是基層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同安街道以“腳底板+大數據”深度調研為基礎,通過柔性治理措施,推動治理成果從“管不住”到“管得好”、從“臨時治”到“長久安”。下一步,街道將持續優化“調研—實踐—反饋—優化”閉環機制,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為基層治理提供可推廣經驗。(成都市龍泉驛區同安街道辦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