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中方接受普京邀請將參加蘇聯衛國戰爭勝利 80 周年慶祝活動。與此同時,蒙古國批準中蒙跨境鐵路協定的消息引發關注。這一歷經波折的項目,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又將帶來哪些影響?
普京(資料圖)
早在 2004 年,中蒙跨境鐵路規劃便已提出,2008 年雙方正式開啟談判。此后 17 年間,艱難的磋商多達 60 多輪。蒙古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 3 項咨詢,國家大呼拉爾給出 6 項建議,政府提出 45 項決議,每個環節都充滿雙方的考量,凸顯項目推進之復雜。
項目長期擱置,背后存在諸多因素。蒙古國鐵路行業基礎設施長期處于落后狀態,線路老化嚴重,技術水平偏低,運營管理能力不足。這些問題使其難以在項目中承擔相應責任,極大地影響了推進速度。在運營層面,中蒙雙方在成本分擔、收益分配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分歧。中方擁有成熟的管理體系,而蒙古國希望保留一定自主權,雙方未能找到融合兩種管理模式以實現高效協同的最佳方案。此外,蒙古國曾奉行 “第三鄰國” 戰略,積極向美國等西方國家靠攏。美國雖在政治上對蒙古國施加影響,干擾其與中國的合作,但在鐵路建設領域并未提供實質性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導致蒙古國在跨境鐵路項目上猶豫不決,錯失建設的最佳時機。
普京(資料圖)
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演變,蒙古國逐漸意識到 “第三鄰國” 戰略存在局限性。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在礦產資源出口方面嚴重依賴中俄兩國。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對蒙古國礦產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與中國合作成為蒙古國的最優選擇。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成為關鍵轉折點。特朗普發動全球關稅戰,對蒙古國加征 10% 的 “最低關稅”。盡管蒙古國與美國的貿易額有限,但這一舉動讓蒙古國意識到風險。為預防風險,蒙古國決定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如今,蒙古國議會批準了中蒙跨境鐵路項目。據蒙古國第一副總理岡圖木爾稱,此協議是 “議程中的首要事項之一”,建設工程將于今年開工,預計 2027 年完工,屆時邊境兩側的運煤中心也將建成。該鐵路建成后,預計蒙古國每年超半數的煤炭出口將通過這條鐵路運輸,這將極大地促進蒙古國的煤炭出口,提高其運輸能力,帶動經濟增長,提升其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普京(資料圖)
對于中國而言,這條跨境鐵路的建成意義重大。它將為中國的能源進口提供更穩定的通道,保障能源安全,加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系,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有效解決能源貿易運輸通道方面的后顧之憂。中蒙跨境鐵路也是中國構建泛地區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隨著與其他周邊國家跨境鐵路項目的推進,將進一步拓展中國的區域鐵路網絡,深化與周邊國家的互利共贏合作,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