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一則"哪吒前CEO張勇現身英國"的消息在新能源圈炸開了鍋。當這位曾帶領哪吒登頂新勢力銷冠的"救火隊長"被曝已辦理英國簽證時,這家陷入銷量歸零、工廠停擺的車企,正經歷著比股價暴跌更慘烈的生存危機。
2014年成立的哪吒汽車,在張勇2018年加入后開啟狂飆模式。憑借"低價高配"的網約車戰略,哪吒V/U系列車型以月銷破萬的成績,讓這家浙江車企在2022年創下15.2萬輛的銷量神話。彼時的張勇,被業界稱為"最懂B端市場的操盤手",哪吒估值也水漲船高至250億元。
轉折出現在2024年。隨著蔚小理加速高端化,哪吒銷量斷崖式下跌至6.45萬輛,三年累計虧損超180億。張勇主導的智能化轉型、山海平臺開發等戰略,始終未能突破技術瓶頸。更致命的是,公司現金流斷裂導致工廠停工,供應商集體圍堵總部討債,3月國內交付量僅110輛的慘淡數據,徹底宣告這家"價格屠夫"的黃昏。
當記者詢問張勇在英行蹤時,哪吒內部人員僅回應"不知情"。但企查查數據顯示,張勇關聯的20余家企業中,有12家涉及租賃與商務服務,其個人名下被執行總金額超1.6億。更耐人尋味的是,張勇卸任CEO前仍在擔任合眾新能源總經理,而該公司已背負80條股權凍結。
知情人士透露,張勇在離職前曾與創始人方運舟就全球化戰略產生激烈分歧。方運舟接棒后提出的"2025年毛利率轉正"目標,在研發團隊解散、CTO戴大力離職的背景下顯得尤為蒼白。3月19日,哪吒緊急辟謠"解散研發團隊"傳聞,但研發體系崩塌已是公開秘密。
在杭州某4S店門口,維權車主王丹向記者展示了手機里長達半年的售后記錄:"增程器壞了三個月沒配件,直營店突然關門,現在每天只能聽網易云開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300余家經銷商中已有20余家集體赴桐鄉維權,控訴"打款未發車""拖欠返利",部分車主因無法維修車輛陷入"無車可用"困境。
更荒誕的是,3月哪吒在泰國經銷商大會上高調宣布"全球化推進"時,國內工廠已全面停工。這種"海外畫餅、國內塌房"的割裂操作,讓投資者徹底失去信心。原定3月交割的30億E輪融資,因風險過高被迫延期至4月,這場"生死時速"能否上演絕地反擊,仍是未知數。
哪吒的隕落,折射出新能源行業的殘酷現實。當補貼退坡遇上技術壁壘,單純的價格戰已難以為繼。蔚來用換電站構建護城河,比亞迪靠垂直整合實現盈利,反觀哪吒,研發投入占比長期低于行業均值,智能化水平落后競品兩年以上。
這場危機中,最令人唏噓的或許是張勇的"戰略背鍋"。從帶領哪吒殺出重圍,到被質疑"脫責離場",這位操盤手的遭遇,恰是新勢力高管在資本與市場夾縫中艱難求生的縮影。當"蔚小理"們忙著爭奪高端市場時,曾經的"性價比之王"卻在生死線上掙扎,這或許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野蠻生長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