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領獎臺上,她站得筆直,卻紅著眼眶。嘴唇緊抿,仿佛用盡全力忍住眼淚。但鏡頭沒法撒謊,眼神中的委屈和失落,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
全紅嬋,又一次輸了。
這已經是她在一周內,第二次被逆轉了。
一次在瓜達拉哈拉,一次在加拿大溫莎,勝利都擦肩而過。
比分不大,一次6分,一次10分。但對她來說,每一分都是用無數個日夜換來的。
這個18歲的小姑娘,怎么了?
01 從小賣果的女孩,跳進了世界的視線
她出生在廣東湛江,家里不富裕。爸爸在外打工,媽媽身體不好,還有幾個弟妹,全靠家里那幾畝地和小攤維持生活。
為了分擔家里負擔,她7歲開始學跳水。
別的孩子在玩泥巴,她在水里泡著。別人游玩,她練動作,一天跳幾十次,從不喊苦。
天賦是真的有。教練說她空中感極強,一教就會。最重要的是,她太拼了。
東京奧運會,她一戰成名。
五跳三個滿分,幾乎是神跡。那一刻,全世界記住了這個小小的身影,笑得像一朵向日葵。
媒體爭著報道,品牌搶著合作,小姑娘瞬間從默默無聞,變成了“國民寵兒”。
可她自己呢?還只是個孩子,剛剛14歲。
02 從光環到質疑,她沒來得及長大
跳水不是永遠的順風順水。
身高漲了10厘米,體重增加7公斤。
這是發育帶來的正常變化??蓪μ\動員來說,簡直像一場風暴。動作難度沒變,但身體變了。
空中翻騰速度變慢,入水角度要重新調整,一切從零開始。
她不是退步了,而是身體變了。
可觀眾不理解。評論區一片聲音,“跳水不行了”“該減肥了”“綜藝耽誤了她”……
沒人知道,207C這個動作,是她心里的坎。
這次在溫莎,她就是倒在了這一跳上。
前面三跳,她遙遙領先。18分的優勢,幾乎穩了。
可到了207C,她沒撐住。打開動作慢了點,小腿打在水面上,水花炸起,瞬間失分。
輸了,差10分。
又一次輸給陳芋汐。
03 她的世界,只有跳臺和水面
她的生活只有跳臺和水面。
日常生活是食堂、宿舍、跳水館三點一線。手機也不常用,社交不活躍,連自拍都很少。
有一次記者問她最想做什么,她說:想帶媽媽出去玩一次,真正玩一次,不是比賽的那種。
她不擅長表達,不會哭訴,更不喜歡賣慘。輸了比賽,就低頭繼續練。肩膀很瘦,卻扛著比同齡人多得多的壓力。
04 不是她不夠強,是太早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人說她被寵壞了。可她從沒驕傲過。
有人說她沒資格輸??烧l規定,天才不能失???
她現在的敵人,不是別人,是成長。
身體的變化,內心的焦慮,外界的期待,全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
教練說她練得苦,說她是全隊最努力的那個??膳?,不總是立刻有回報的。
這兩場失誤,不是技術崩盤,而是心理崩潰。
陳芋汐已經20歲,已經適應了。她也曾跌倒過,也有過動搖。但現在,她穩了。
而全紅嬋,才18歲,還在過發育這道關卡,還在適應變重、變高之后的新節奏。
05 結尾: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一個女孩,站上世界最高的跳臺。所有人盯著她,看她跳得完美無瑕,像機器一樣精確。
可她不是機器。
她有恐懼、有掙扎、有成長的疼。
如果她從此跌落,那也沒什么大不了的。起碼,她曾讓我們看到過極致的美。
但更可能的是,她會撐過去。像一棵在風雨中彎了腰的竹子,春天一來,又會挺直。
只愿未來的每一次入水,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不是為了誰的掌聲,不是為了打破什么質疑。
而是因為,她真的喜歡這片水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