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館正式建成
展館以科技賦能歷史
通過多元展陳手段
系統呈現赤山湖千年治水文化
為我市打造了一張融合生態保護
與歷史傳承的文化新名片
步入展館,一座長達5米的復原版東漢龍骨水車率先映入眼簾。赤山湖管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巫詞介紹,這件以人力驅動的提水機械是在赤山湖周邊地區收集而來,經過修復呈現出來。這不僅是我國古代農業智慧的結晶,更是江南地區農耕文明的歷史見證。
展館主體分為五大主題展區,以“治水開湖”“蓄水壅源”“定水約束”“鑿水通運”“傍水依山”為主線,利用圖文、實物等方式充分展現赤山湖千年水利灌溉歷史,為公眾了解赤山湖地區水利、民俗、人文歷史提供重要窗口。在創新展陳方面,館方特別設置數字劇場,通過虛擬主持人引導觀眾穿越時空,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感受赤山的紅色文化。
赤山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環湖綠道、觀鳥平臺等配套設施的完善,赤山湖正逐步成為集歷史文化體驗、生態科普教育、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城市文化新地標。
記者|夏鵬
編輯 | 張玥
校對 | 侍文
審核 | 張瑋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