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一則令無數人痛心的噩耗傳來:北京著名腫瘤專家關天瑜教授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2歲。
令人惋惜的是,從發病到驟然離世,僅僅就過了一周,生命就消逝得如此猝不及防,讓人難以接受。
一時間,醫療界和患者都被悲痛籠罩,無數曾受她恩澤的患者,沉浸在巨大的哀傷之中,而她那僅100元的專家號,也成為患者心中溫暖又珍貴的記憶。
關天瑜教授因病逝世
4月9日,北京名醫方中醫醫院發訃告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原副主任、主任醫師、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第四屆‘首都國醫名師’關天瑜教授,因病于2025年4月9日8點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此消息一出,令無數人震驚和傷心。從發病到離世,僅僅只過去了一周,生命消失地如此猝不及防,讓人難以接受。
隨后,她的家人也證實了關教授去世的消息,不過并沒有透露具體原因,只知道是突然的腦部疾病去世,走得很突然。
在震驚傷心之余,這個噩耗也讓人疑惑,為啥會突然離世,明明前一陣還好好,還有網友稱:“她還掛了關醫生的號呢,準備22號去找她看病,真是太可惜了。”
正當人們疑惑時,就有網友發現了關鍵信息,關教授最后一次發是在2014年的11月,距離現在已經很長時間了。
或許在那個時候,身體就已經出問題了,也可能是因為她當時太忙了,沒時間更新。不過也有網友說,她已經82歲高齡了,這個年紀還奮斗在崗位上,屬實是有點辛苦。
畢竟一般人到了這個年齡,能生活自理都很難,更別說她還在工作。時間一長,身體就頂不住了,不生大病,也會出問題。
不論如何,本能安享晚年的她,在退休后也依然堅持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為患者看病。看來她是打心底喜歡這份工作,而她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一點。
她的一生,是奉獻給腫瘤醫學事業的一生,令人欽佩贊揚。
無私奉獻的一生
關天瑜教授1942年在廣東出生,1966年從北京醫學院畢業。此后,她便開啟了自己長達六十年的從醫征程。
作為我國中西醫結合腫瘤領域的開拓者,她見證并推動了這一領域從萌芽走向蓬勃發展。
從醫學院畢業后,她就專注于中醫藥學與腫瘤內科學的研究,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與科研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治愈了成千上萬的病人,是醫療界的不可缺失的關鍵人物。
多年來,她一心撲在攻克癌癥的難題上,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患者高度負責的態度,主持了多項國家級課題,發表眾多學術論文。
其首創的“動態辨證療法”和“分階段個體化治療體系”為無數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延長了他們的生存期。
她的研究成果,將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長9.8個月,部分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突破15年。在學術研究和臨床實踐中,關教授成就卓越,堪稱行業楷模。
在臨床治療中,關教授憑借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為無數被癌癥陰影籠罩的患者驅散陰霾。她就像一束溫暖的光,照亮了無數患者的生命之路,幾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從未停歇。
多年來,她始終堅守初心,將專家號維持在100元,特需號也不過200元,不到北京同類專家號價格的五分之一。
她常說:“腫瘤病人都不容易,能省一點是一點。”為了減輕患者負擔,她甚至曾拒絕藥企合作邀請,直言“學醫是為救人,不是為賺錢”。
要知道在如今的醫療環境下,專家號的價格參差不齊,不少專家號的價格頗高,幾乎都是幾百元到幾千元。像關教授這樣始終堅守100元平價的醫生,屬實很少了。
這100元,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它代表了關教授對患者的體諒與關愛,也顯示出她高尚的醫德。
她深知腫瘤患者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便抱著能省一點是一點的想法,始終堅持平價。
既不想讓掛號費成為患者求醫路上的阻礙,也不想讓金錢成為患者獲得救治的門檻,這種大無畏、善良的品德,不禁讓人稱贊。
她堅持平價診療,拒絕將醫術作為牟取暴利的工具。其實,憑借她的資歷與聲望,她完全可以提高掛號費標準,獲得更高的收入,但她沒有這樣做。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更好地治療患者、減輕患者痛苦上。那些經她診治過的患者,不僅感謝她精湛的醫術,更感恩于她這份平價診療的堅守。
令人稱贊的高尚醫德
每一個走進診室的患者,都能得到最專業的治療、最真誠的關懷,而這一切,只需花費100元的掛號費。
如今,雖然她已離去,但她留下的這100元專家號的溫暖事跡,將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成為醫者仁心的生動注腳。
當患者因治療的痛苦想放棄時,她總是用溫暖的話語鼓勵他們:“慢慢來”“別放棄,我陪你闖關”。
此外,她還會在診室里放上糖果,專門給化療后味覺失調的患者。她給予患者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治療,更是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讓患者在抗癌的道路上感受到溫暖與力量。
在任職期間,她治愈了許多人,讓無數患者回歸正常生活,也讓無數瀕臨破滅的家庭重新組建起來,彌補了多少人的遺憾,為整個醫療行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退休后的關天瑜教授,依然活躍在臨床一線,年接診量超萬人次。在專家號普遍水漲船高的當下,她仍堅持著之前的價格。
對于經濟困難的腫瘤患者家庭而言,這100元的專家號是救命稻草,是他們能夠負擔得起的希望之光。
關教授心里裝著患者,比起金錢,她更關心如何治療好病人,如何最大程度減輕人民痛苦。她的這種無私奉獻、真誠善良的醫德,值得所有人學習,也值得所有人夸贊。
她的驟然離世,是醫學界的巨大損失,也讓眾多患者悲痛萬分。她用一生詮釋了醫者仁心,用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為無數患者照亮了抗癌之路。
她的離去,也讓我們更加關注醫生的健康,關注醫療行業的現狀。愿關天瑜教授一路走好,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每一位醫者和被她救治過的患者。
筆者觀點
關教授的離世,讓我們深感悲痛和惋惜。關教授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精神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她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她就像一座不朽的豐碑,矗立在醫學的歷史長河中,成為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她用一生詮釋了“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醫者對醫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對患者的無私關愛。她的故事,讓我們明白,醫學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充滿人文關懷的藝術。
最后,愿關教授一路走好,愿她的精神在醫學的天空中熠熠生輝,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文章可能會有些潤色,請廣大條友理性觀看,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