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俄軍在托列茨克西南郊發起代號"鐵錘-2025"的突襲行動,投入32輛改裝民用突擊車試圖突破烏軍防線缺口。這些由面包車和皮卡改造的"自殺式載具"拆除了所有裝甲防護,僅保留車頂武器支架,俄軍步兵采取"跳車戰術"在50米內快速撤離車輛,但仍有18輛突擊車被烏軍無人機摧毀。
俄軍突擊車設計凸顯資源短缺困境。改造方案包括拆除車門減輕重量、使用民用柴油發動機、加裝簡易貨架存放彈藥。實戰數據顯示,這種車輛公路時速可達110公里,但缺乏防彈能力——烏軍觀測到有突擊車被12.7毫米機槍擊中后起火燃燒。俄軍事博主披露,前線部隊為彌補裝備缺口,甚至將救護車改裝成突擊車運送士兵。
烏軍防御體系展現針對性部署。第12特種旅在托列茨克西部部署"海鷹-10"無人機實施24小時監控,發現突擊車隊后立即引導"彈簧刀-600"巡飛彈攻擊。戰斗記錄顯示,從發現目標到摧毀平均耗時47秒,單日最高擊毀量達41輛。烏軍還設置反光帶和熱誘餌干擾俄軍紅外制導武器,迫使俄軍改用可見光瞄準方式。
戰術對抗呈現新特點。俄軍采用"蜂群戰術"同時投入10輛以上突擊車沖擊同一區域,試圖突破烏軍單點防御。但烏軍第41機械化旅第3營采取"彈性防線"策略,在主要陣地后方1.5公里設置三道雷區,迫使俄軍突擊車進入預設殺傷區。俄軍戰報承認,當天有7輛突擊車觸發反坦克地雷被徹底摧毀。
人員損耗引發內部爭議。俄軍總參謀部數據顯示,參與突襲的1200名步兵中已有217人傷亡,其中43人因跳車時撞到障礙物受傷。前線士兵通過加密通訊抱怨:"這些改裝車連車窗玻璃都沒有,炮彈破片直接飛進車廂。"烏軍戰俘審訊記錄顯示,部分俄軍士兵拒絕執行"人車同毀"命令,導致突擊車突進速度下降30%。
國際觀察家指出,俄軍這種"人力換裝備"的打法正在消耗其戰略優勢。美國戰爭研究所報告顯示,俄軍現役突擊車數量不足需求的40%,被迫征用民用運輸公司車輛。相比之下,烏軍第12特種旅裝備的土耳其TB-2無人機數量已增至72架,日均出動頻次提升至150架次。
你認為俄軍這種突擊戰術能改變戰場僵局嗎?歡迎發表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