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劇本》雜志、江蘇省戲劇文學創作院承辦的江蘇文藝名家晉京——羅周編劇作品展演系列活動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拉開帷幕。
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徐纓,中國文聯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楊承志,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王洪俊,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馬小龍,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何亞文,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涌泉,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常勝梅,省文旅廳一級巡視員朱斌,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何超等出席活動。
作為首場演出,小劇場昆劇《六道圖》率先亮相。該劇是江蘇藝術基金2024年度資助項目,取材于“吳道子嫉妒畫壇新秀皇甫軫繼而買兇殺人”的唐人筆記,并基于原始素材進行重構、想象,繪寫了吳道子創作驚世之作《六道圖》的心路歷程。劇中,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石小梅攜手著名揚劇表演藝術家李政成共同塑造了吳道子與盧罌公這樣一對獨特、鮮活、復雜,看似無比殘忍,實則無上快慰的師生關系。
《六道圖》時長僅60分鐘,卻集結了三個劇種、四朵“梅花”,石小梅、李政成、越劇小生李曉旭、昆劇小生施夏明均為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故事結尾,當盧罌公飲下毒酒,殺害老師的吳道子真切感受到那苦極、惡極的“地獄”,畫出了此前苦求不得的“地獄道”。在羅周看來,他們以燃燒生命的方式,實現了至高的藝術。羅周如此解讀:“在《六道圖》里,最痛苦之時,竟然也是藝術家最快意之時!這個晚上發生了很多事:彷徨、絕望、重逢、甜美的記憶、蜂刺般的當下、鴆毒、殺戮、癲狂……然后,夜晚過去了,天邊升起晨曦,染在狂舞墨痕的粉墻上。”
今年已76歲高齡的石小梅再度登臺,牽動著戲迷的心。石小梅坦言,在創作初期,很長時間無法捋順人物的內心。這期間,她經歷了強烈的思想斗爭,是放棄還是咬牙也做完?在反復糾結的過程中,她忽然感受到一個藝術創作者的 “難”:“吳道子畫不出,我創作不出,內心一樣煎熬。我共情了吳道子的煎熬,于是,這個戲我找到了人物的支點。”
“六道圖從始至終都在讓你看畫畫的人。看他焦灼,看他煎熬,看他驕矜乖戾,也看他失魂落魄”“盧罌公大笑著下場之后,我一直在無意識流眼淚,因為被深深震撼到了,原來藝術和藝術家可以這樣璀璨而崇高”……臺上的精彩演繹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甚至有觀眾感嘆,《六道圖》以悠揚的旋律和動人的表演,探討了人性與命運的深邃命題,藝術視角非常獨特;也有觀眾興奮地說,很開心能夠在一部作品中欣賞到不同的藝術風格,感受傳統戲曲與現代審美碰撞的火花,今天的表演很精彩,非常期待接下來的戲劇盛宴。
演出結束后舉行的見面會再次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羅周、石小梅、李政成、李曉旭、施夏明、周鑫等紛紛登臺,與觀眾分享創作感悟與演出心得,臺下觀眾完全沉浸其中,久久不愿離去。
本次展演活動為期9天,以六大劇目展演進行跨越時空的戲劇對話。在之后的幾天中,揚劇《鄭板橋》、閩劇《幻戲圖》、秦腔《無字碑》分別于4月14日、17日、20日在梅蘭芳大劇上演,昆劇《世說新語》4月16日在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場上演,越劇《織造府》4月21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同時,還將舉行羅周編劇作品研討會,邀請多位國內戲劇界權威專家圍繞羅周的創作成果展開研討,推動戲劇理論體系的深化。
“江蘇紫金文化獎”是以江蘇省委、省政府名義表彰的江蘇省宣傳思想文化領域最高榮譽獎項,自2013年首屆表彰以來,先后共有43位文藝名家獲此殊榮。為進一步擴大文藝名家影響,近年來,江蘇為“紫金文化獎章”獲得者舉辦晉京展覽展演等系列活動,宣傳推介江蘇各藝術領域名家名作,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作為第四屆紫金文化獎章獲得者,羅周的創作生涯正是這一精神的生動注腳:創作戲劇作品120余部,廣泛涉獵京劇、昆劇、錫劇、揚劇、黃梅戲、越劇、漢劇、楚劇、粵劇、秦腔等眾多劇種……她以“深扎泥土,扶搖云天”的信念,將江蘇地域文化基因融入戲劇創作,激活昆劇、揚劇、越劇等傳統劇種的當代生命力。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孫西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