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的刑事審判已經開始,整個過程或將持續很長的時間,他最終面臨死刑的判決。然而,外界普遍認為即便死刑判決作出,也不會執行,原因是什么?而在尹錫悅案件審理過程中,一個關鍵人物出現,雖然他既不是證人,也不是相關人士,但可能影響最終的結果,為何會這么認為?
當地時間4月14日,韓國前總統尹錫悅的“內亂刑事案”開庭,但過程非常不順利。尹錫悅不僅在法庭上否認了所有指控,還在回到私宅時聲稱“大家不要擔心,我會贏回來的”,還通過代理律師表示“將以普通民眾尋求為國為民的道路”。顯然,尹錫悅完全不覺得自己發動“12·3戒嚴”有任何過錯,還試圖繼續介入韓國政治。雖然“內亂罪”最高可判處死刑,但尹錫悅顯得信心滿滿,不認為自己會被送入監獄。而且有觀點認為,即便尹錫悅“內亂罪”成立,他大概率也會被特赦,畢竟韓國政治斗爭雖然激烈,但存在“不會真正處決前任”的不成文規則。
不過,有一個關鍵人物可能影響尹錫悅案件的結果,他就是韓國改革新黨黨首李俊錫,原本他是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黨首,但因為與尹錫悅的矛盾不可調和,最終選擇了出走創建新黨。因此,韓國保守派實際上分成了四大陣營,分別是國民力量黨的挺尹派、反尹派和中間派,以及李俊錫的非國力保守派。從目前的情況看,李俊錫已經參選,正在吸引國力的中間派,如果他能團結足夠多的力量,那么挺尹派的聲量將逐漸被削弱,再加上反尹派的存在,可能會讓保守派最終徹底拋棄尹錫悅。
但即便尹錫悅徹底從政壇退場,韓國的政壇亂局也難以平息。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韓國這個國家的執政合法性基礎存在問題。被稱為韓國國父的金九,一直都堅定支持朝鮮半島統一,但美國選擇扶持李承晚,建立了韓國政權。換而言之,韓國本質上是一個美國“發明”的國家,因此該國局勢的走向與華盛頓當局關系緊密。如果不是駐韓美軍,韓國很可能早就分崩離析。韓國政權先天性的“拼湊感”,使得他們的政局無法穩定下來。
從目前的韓國民調看,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優勢巨大,領先第二名足足30多個百分點。在政策方面,李在明已經強調要把韓國利益放在最優先位置,這意味著他很可能尋求平衡,即強化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同時維持與美日的軍事、安全“盟友關系”。然而,現在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一個完全不在乎底線,而且態度反復無常的人。這個情況,使得很多想要左右逢源的國家,面臨極其嚴峻的挑戰。李在明能否收拾尹錫悅留下的爛攤子,將韓國帶向發展的正軌,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