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2025年第一季度的GDP總量與增速。今年的首個季度中國經濟能否順利實現“開門紅”,主要就是看GDP數據,所以國內外都在關注這組數字。
政府報告中提到,2025年的GDP實際增速目標為5%,一季度能不能達到這個數字呢?我認為問題不大,而且很有可能實現單季度GDP同比增速超過5.3%的成就。為何這么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眾所周知,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和凈出口,與這三個領域有關的高頻數據能為我們的預測提供依據。
先說投資。3月的數據還未發布,會在公布GDP的時候一起披露,今年前兩個月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已經揭曉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5年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數據顯示,前兩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1%,創去年5月以來新高。
此外,從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趨勢并結合前三個月的社融數據來看,1-3月的累加值大概率會更高,預計為4.2%至4.5%。
再看消費,最能體現消費情況的數據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投資數據一樣,目前只公布了今年前兩個月的情況,總額為8.37萬億元,同比增長4%。
2024年11月和12月的社消增速分別是3%和3.7%,均低于2025年1-2月的增速,由此可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速是在不斷擴大的,3月應該會保持這一態勢,預計今年一季度的社消增速在4.1%至4.3%之間。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投資和消費增速都不到5%,三駕拉動經濟增長馬車里的兩駕看上去并不給力,甚至有點拖后腿的意思,憑什么小編說一季度的GDP能漲超5%呢?關鍵是第三駕馬車——凈出口,一季度實在太強了。
凈出口是出口總額減去進口總額,海關總署率先發布了今年1-3月的完整數據,出口總值同比增長6.9%、進口總值下降6%。出口變多了,進口變少了,凈出口相比于去年同期自然擴大得更多。
事實也確實如此,今年前三個月的商品貿易順差為7367.2億元,2024年同期為4947億元,多出近50%。
雖然今年一季度投資和消費的增長速度均低于GDP增速目標,但凈出口方面因商品出口額上漲較快疊加進口下降實現了高增速,足以彌補另兩架馬車的略有不足。因此,總體上來看我國能夠實現2025年經濟開門紅,GDP增速能夠達到5%以上。
不過,隨著美國對華實施“對等關稅”政策,4月開始我國的出口將面臨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再加上去年5月和6月出口的基數較高,導致外貿數據進一步承壓。這意味著二季度凈出口可能從一季度的最大貢獻者變為拖后腿的角色。
當然,還要看未來幾個月中美在貿易上的博弈,能否達成令雙方都滿意的方案,以盡量減少貿易摩擦對外貿的影響。
咱們做最壞的打算,假設美國以犧牲國內企業和民眾利益為代價一意孤行,就是要加“對等關稅”,怎么辦?
我相信國家留有足夠的預備政策,包括降準降息、發行更多國債提振消費、進一步放松核心城市房地產市場等。總之,中國龐大且富有潛力的內需是真正的底牌,只要我們的內循環經濟起來了,完全能夠抵消出口受阻對經濟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
毫無疑問,消費將是今后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從某種角度來說會加速中國經濟結構轉型。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