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澎湃新聞報道,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稱,美國對華額外加征的 50% 關稅正式生效,總稅率高達 104% 這一系列事件背后,是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強烈震蕩。
特朗普(資料圖)
此前,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全球范圍內的國家加征 10% 的普遍關稅,還推出所謂的 “對等關稅”。這一舉措旨在降低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赤字,期望通過提高進口商品成本,促使制造業回流美國本土,進而推動國內就業增長,鞏固自身在國內的政治權力基礎。
就在 4 月 5 日,美國 50 個州紛紛行動,在約 1300 場示威活動中,超過 50 萬民眾走上街頭。紐約、華盛頓、洛杉磯等主要城市,都能看到抗議者高舉標語,高呼反對口號的場景。他們反對特朗普政府削減勞工權利、破壞醫保體系,這些政策使得民眾生活成本大幅增加,而關稅政策更是讓本就緊張的經濟民生雪上加霜。如此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充分反映出美國民眾對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強烈不滿,這給特朗普政府帶來巨大的輿論壓力,也促使國會重新審視政府政策,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制衡。
奧巴馬毫不留情地批評特朗普征收關稅的行為,直言這 “對美國沒好處”,還將特朗普形容為 “自封的國王、偽獨裁者”。奧巴馬此番言論,背后有著深刻的政治背景。民主黨與共和黨長期存在政治理念分歧,奧巴馬代表的民主黨秉持相對開放、多元的政策主張,而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在貿易等政策上更為保守、強硬。奧巴馬此時發聲,意在重新爭奪政治話語權,為民主黨未來發展布局,同時也是對特朗普政策的有力回擊。
特朗普(資料圖)
美股市場因特朗普關稅政策劇烈動蕩,短短數日,美股市值大幅縮水,近 6.5 萬億美元財富蒸發。像蘋果、微軟、亞馬遜等行業巨頭,市值紛紛下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明確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極有可能推高美國失業率,引發通貨膨脹,使經濟增長步伐放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被曝因不滿 “對等關稅” 的計算方法,有辭職意向。這一事件揭示出政府內部在關稅政策制定與執行上存在嚴重分歧,政策的合理性與可行性遭受內部質疑。
加拿大率先采取行動,總理卡尼宣布對價值 356 億加元的美國進口車征收 25% 關稅,并表示美加關系已難以回到從前。法國也呼吁歐洲企業,在特朗普政府厘清對等關稅政策前,暫停對美投資。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反制行列,使得美國在國際經濟交往中愈發孤立。面對國內外的巨大壓力,特朗普暫停關稅政策的可能性在增加。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在短時間內難以與眾多國家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暫停關稅不失為緩解當前緊張局勢的一種方式。但如果特朗普堅持現行關稅政策,美國經濟將面臨進一步衰退風險,國際形象也會嚴重受損,國內社會矛盾將持續激化,對其政治地位也將產生不利影響。
特朗普(資料圖)
目前,特朗普關稅政策走向仍不明朗。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政策引發的連鎖反應,無論是對美國國內的經濟、政治格局,還是對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力,都將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后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