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毛澤東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之一,他不僅是屬于中國的,也是屬于世界的。那么,在外國人眼中,毛澤東的形象是怎樣的呢?
01
“一位走在時代前面50年的天才”
建國前,以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為代表,一批西方記者沖破國民黨的封鎖,通過實地采訪,對毛澤東的形象進行了勾畫,或真實,或片斷,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因國民黨的新聞封鎖或反面宣傳而被扭曲的毛澤東形象。
在這些西方記者的眼里,毛澤東舉止隨和,談吐老練,愿意同遠道而來的客人交往。這位手不釋煙的湖南人把與記者們的會見,安排在充滿鄉土氣息的黃土窯洞里。通常,他們的談話從晚間開始進行,直到次日凌晨兩三點鐘。當疲乏至極的記者心滿意足地離開時,發現毛澤東仍然精神抖擻。毛澤東給他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毛澤東的超凡魅力確實令人折服。在西方記者的報道中,毛澤東是那個時代的傳奇人物。對斯諾來說,毛澤東是窯洞里的預言家,盡管毛澤東表面看上去很冷淡,斯諾還是被這位富于想象力的共產黨領袖那種“天生精明”迷住了。斯諾感到了一種“天命的力量……一種實實在在的根本活力”。
卡爾森(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作為美軍觀察團成員曾訪問延安)對美聯社記者漢森說,毛澤東是他所遇到過的“最無私的人”,“一個社會空想家,一位走在時代前面50年的天才”。與卡爾森談話不久,漢森也來到延安并訪問了毛澤東。和卡爾森一樣,漢森認為毛澤東是一個謙遜的、“完全無私的人”。漢森指出,毛澤東是繼斯大林之后“國際政治中最有影響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和領袖”。
這些評價多半只停留在直觀感受的層面。真正將毛澤東生平業績進行較深入研究和剖析,并作出較為深刻評述的是斯諾。
斯諾不僅僅對毛澤東個人生平作一般的敘述,而且將毛澤東個人的生平置于歷史維度中,按時序分六個階段進行考察。斯諾在多次采訪毛澤東之后,詳細查閱所有能接觸到的原始材料,并盡可能核對了美國、中國以及前蘇聯的權威著作中提供的材料。不僅如此,他還將自己采訪毛澤東的記錄稿,在最后用英文定稿之前,曾先后兩次譯成中文呈送給毛澤東校訂。應該講,斯諾在《西行漫記》中作出的評述是具有說服力的。
02
“使‘人民的中國’在國際上恢復其應有的地位”
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毛澤東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國外在密切關注新中國的發展和社會動向時,也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于毛澤東。外國學者對毛澤東的生平業績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他們眼里,毛澤東是中國最富影響力的偉人,這位偉人的經歷、思想,都成為他們關心的重點。
日本的毛澤東研究代表性的人物竹內實,在1965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毛澤東的詩詞與人生》。在他看來,毛澤東“首先是一位文學家、一位詩人”,他甚至認為,“與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千古絕唱相比,毛澤東的詩詞毫不遜色。他的確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這本書當時在日本引起較大反響。
竹內實后來回憶在北京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時給予他終生的印象:“我注意到他渾身沉浸在沉靜的氣氛中。那種沉靜的氛圍很感染人,好像人被吸進去了似的。據說,宇宙有黑洞,而毛澤東具有的沉靜的氛圍,就像黑洞一樣-巨大的,深不可測的空洞。”由此他得出結論:“毛澤東與其說是革命家,毋寧說是一個讀書人。”
1969年,日本學者中西功在其著作《中國革命和毛澤東思想》中提出:“毛澤東在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中表現出了驚人的才干,尤其他是一個軍事天才,像在中國這樣一直以武裝斗爭形式為主的革命中,他確實是最為有用的人才。他在30年的革命過程中,竭盡一切努力,作出了許多獨創性的貢獻。他締造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
這一時期比較有影響的毛澤東傳記作品,是國外毛澤東研究著名學者斯圖加特·施拉姆所著的《毛澤東》。該書出版時,正值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有不少外國學者把這場運動理解成個人之間的“權力之爭”,施拉姆在深入研究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后,認為毛澤東發動這場運動的直接目的,是為推行自己的政策,更深刻的考慮是培養接班人,反對官僚主義和“修正主義”,試圖建立一種天生能預防官僚主義的新型黨組織。
與斯諾不同的是,施拉姆未曾見過毛澤東并進行面對面的采訪和交流,他只是通過大量的資料來分析研究毛澤東的思想生平,據此得出結論。在《毛澤東》一書的序言中,施拉姆寫道:“今日之中國是經過半個世紀革命之后而誕生的,而這場革命的方向實質上是由既是理論家又是活動家的毛澤東決定的。”在施拉姆看來,“在其整個政治生涯中,毛澤東將徹底改造中國社會作為自己的目標,旨在將中國人民的力量解放出來。他決心使‘新中國’、‘人民的中國’在國際上恢復其應有的地位,即居于首位。”
03
“抹殺毛澤東的名字,也就沒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
毛澤東逝世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外國研究毛澤東影響最大的著作是羅斯·特里爾的《毛澤東傳》。作者認為,“毛澤東的主要功績在于統一了中國”,“毛澤東不但把極其衰敗和亂如一盤散沙的中國合為一體,同時,毛澤東也恢復了中國人的自信。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毛澤東傳奇般的生平事跡更甚于他的理論創造活動。”
在特里爾看來,“毛澤東的一生用一種模式是難以概括的”,因為他是“一個既是猛虎又是狡猾的猴子的人”,毛澤東決不是一種,而至少是五種類型的人的綜合:他是農民運動領袖,發起了全國的暴動;他是軍事指揮家;他是豪放不羈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哲學家,賦予馬克思主義一種東方精神的新形式;他是全球最大的機構中的政治領袖。
1987年,日本學者竹內實在其《現代中國的實相》的序言中,認為毛澤東是中國歷史上的四位偉人之一,另外三位分別是秦始皇、孔予以及毛澤東之后的鄧小平。竹內實寫道:“如果把始皇帝作為權力政治的第一人的話,那么,孔子就是沒有權力的精神世界的第一人。這樣,權力方面的代表是秦始皇,權威方面的代表是孔子。這是中國歷史上兩個代表性的人物。”“作為使這兩個人合為一體的第三人而引人注目的是毛澤東。他把自己塑造成既掌握權力又擁有思想這類人物。”
竹內實對毛澤東的評價很高,在他看來,“毛澤東是一位以中華世界為對象奮斗一生的人物,他應該在中華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抹殺毛澤東的名字,也就沒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
04
“現代中國歷史上值得大家關注和欣賞的一面鏡子”
進入新世紀以來,外國學者愈加深入、客觀和歷史地研究毛澤東,對毛澤東本人進行結論性的評述逐漸淡化。
2002年,英國學者齊慕實在其新著《毛澤東和中國革命:有關這段歷史的文獻》中寫道:“無論你認為毛澤東是否是英雄,不可懷疑的是這位偉大的舵手始終是20世紀中國歷史上的關鍵人物,他的生平和著作都是現代中國歷史上值得大家關注和欣賞的一面鏡子。”
2006年,執教于英國來斯特大學的米歇爾·林奇教授在其著作中寫道:“中國人民對毛澤東懷有敬畏的感情,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是最偉大的英雄,他解放了全中國。毛澤東領導了一場廣泛的社會革命,使中國成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域帶頭與蘇聯相抗衡的世界力量。”
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毛澤東生平研究著作,是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副教授麗貝卡·卡爾的《毛澤東與20世紀的世界中的中國簡史》一書。作者聲稱在撰寫本書時沒有去尋找那些頗有爭議的論題以及富有新意的材料,而是將毛澤東置于20世紀的全球背景下進行語境闡釋。作者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重新正確地評價毛澤東。
在麗貝卡看來,20世紀,不僅中國在世界上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毛澤東也在其間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毛澤東是個地道的中國人,但同時也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一個終生不渝的革命家。
紅果寶公司與古田縣政府簽訂了投資協議,規定公司主營業務形成的股東可分配利潤,全部用于社會公益事業:鄉村振興、文化傳播、紓困救助。
主要研究成果:
(1)由公司提供山楂標準化提取物(山楂紅素)、由福建省腫瘤醫院林榕波團隊主導的研究者發起《山楂標準化提取物聯合標準阿片類藥物治療難治性癌痛患者的單臂、開放、標簽、I期臨床試驗》在2024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Asia 2024)上獲得壁報展示機會。這標志著山楂紅素在癌痛治療領域的應用成果得到了國際頂級機構的高度贊賞和認可。
(2)公司委托廈門大學生命科學院林圣彩院士團隊研究發現山楂紅素可以有效激活AMPK激酶、延長果蠅和線蟲近30%壽命,從而為進一步探索山楂紅素在提高代謝能力、延緩人體衰老等功效及其機理,提供了科學方向。
(3)公司委托深圳靈賦拓普公司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山楂紅素可快速有效清除小白鼠血液中的血清淀粉樣蛋白,由此解決相關的血管堵塞和炎癥反應等問題。
(4)公司委托中科院-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營養科學研究中心對山楂紅素的納米晶體結構進行了分析,發現山楂紅素納米晶體平均粒徑僅為103.18納米(納米級食品標準是≤1000納米);同時,研究發現,在山楂紅素納米載體形式可以有效提升負載的活性物質的吸收率,即,山楂紅素中黃酮,多酚的吸收率超過游離化多酚、黃酮的二倍以上。
點擊下方鏈接,了解山楂紅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