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日前在臺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實施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部隊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
臺媒“聯合報”4月13日發表評論指,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稱提前3天了解到解放軍山東艦出航,由此推算,解放軍3天即可完成封控臺灣島,斷絕臺灣對外聯絡。
評論認為,解放軍演練結果顯示,3天時間完成部署后,解放軍可同時抗擊外來軍事干預,山東艦艦載機作戰半徑覆蓋臺東、花蓮,切斷臺灣東部補給物資。該評論指,解放軍完成空中、海上聯合封鎖的速度,符合“損小、效高、快打、速決”的特點,一旦臺海發生戰爭,解放軍戰斗進程很可能與演練類似。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
4月10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就表示,他認為,目前臺海局勢較之以往是要更加緊張的,解放軍收臺的幾率增加了300%。帕帕羅這句話看似是在公布數據,但其實不安好心,明里暗里將矛頭指向解放軍前段時間舉行的大規模圍臺軍演。一方面,在中美大打關稅戰的節骨眼上,他不斷炒作解放軍收臺論調,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升級中美之間的關稅戰,朝著熱戰的方向演變。
而對賴清德之流,大陸早已對其失去了耐心。就在4月11日當天,21架解放軍的軍機現身臺海,其中有12架越過所謂的“海峽中線”,從東、北、中、西南四個方向圍向臺島。同時,大陸海警船連續兩天進入金門海域,執行常態化巡航任務。此次解放軍和大陸海警的分進合擊,有一個情況意義重大,那就是大陸艦艇進入臺島24海里范圍內航行。顯然,對島內賴清德之流,大陸將持續采取強力措施,進一步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大陸海警船連續兩天進入金門海域,執行常態化巡航任務。
英國《衛報》報導,臺當局規劃將全臺1.3萬間超商打造成“戰時樞紐”,一旦臺海爆發戰爭,民眾可被引導前往住家附近超商,領取配給口糧和醫療用品。若戰爭發生,軍人甚至連警察都將被派往前線。
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辦公室發言人郭雅慧4月13日稱,當局尚未有外界報導所稱的具體規劃,關于戰略物資配送場所及配送方式,各地原就設有配送站機制。惟警察人員并不會如特定外媒所稱“派往前線”,而是協助維持社會治安、管制交通物流秩序,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重要的保護任務。
臺灣兩家超市便利店入夜后燈火通明,格外醒目。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說,政府將這類民生物資必需品地點視為最高機密,“立委”詢問都未果,外媒居然先知道。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提出五問:“如果通訊中斷呢?電力中斷?道路不通?有人搶劫?便利商店員工守得了?”若如外媒報導,反映政府外行規劃。
便利店變為“戰時樞紐”,相信大概率是一群書生關起門、拍腦袋產生的“奇葩”想法。據報導,該計劃的設計者認為,超商便利店擁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統,即便交通中斷,也有機會持續供應物資,并舉例新冠疫情期間,便利店在官方協調下協助配發口罩的“成功經驗”。
外媒日前報導,臺當局規劃將全臺超市便利店打造成“戰時樞紐”。
上述兩點理由令人貽笑大方。其一,支撐便利店的高效物流系統,說到底還是商業模式,根本無法在極端狀況下運轉,可以說“一打就癱”;其二,疫情期間官方的物資派發相當混亂,多次引發巨大民怨,還好意思拿來炫耀?更何況,疫情和“戰時”能類比嗎?
果不其然,近年來很多人發現,島內一些鼓吹“求戰備戰”的獨派人士,把戰爭當做兒戲、以為就和“打電動”一樣,“死”一次還有幾條命可以繼續“打”。的確,如果從這個“便利店轉型方案”的思路來看,制定者確實有幾分把自己代入到電腦游戲中的感覺。
星羅棋布的便利店在臺灣是一道特殊風景線。無論是在鬧市一隅,還是在鄉間公路,再或是深夜時分,一份便當,一杯咖啡,一碗關東煮,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店,給很多人提供便利、溫暖、小確幸。可悲的是,別有用心者居然讓臺灣便利店和血腥、傷痛乃至死亡的“戰爭圖景”掛鉤,這不是太天真,而是太殘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